春耕三月,蒲江的田野正书写着现代农业的诗篇。走进天府果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天府果荟产业园”),物联网大屏实时跳动着土壤温湿度与光照数据,无人机在果林间织就生物农药的轻纱,技术员指导农户精准调控水肥……一幅“科技润田园,生态促丰产”的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四川“川果”战略的重要支点,天府果荟产业园以97平方公里为纸笔,绘就特色水果、农产品冷链贸易、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的产业蓝图,朝着“泛亚水果交易集散中心、中国西南果都、全国一流全产业链水果产业集群”的目标阔步前行。
生态筑基:绿色种植的智慧密码
鹤山街道狮子树村的万亩柑橘园位于天府果荟产业园的核心区,这里灭虫灯与诱虫板构筑起绿色防线,"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标识牌见证着这场静默变革。有机肥与绿色防控技术让化学投入品锐减,水肥一体智慧化灌溉系统精准哺育每株果树。"管理成本降了,果子身价涨了!"村党委书记王治宏的笑语中透着自豪。
千亩数字农业基地更显科技锋芒——99个传感节点实时感知果园脉动,6大智能系统统筹全局,"四情"监测站筑起生长屏障。农户轻点"天府数智果园"APP,轻松实现智能化生产、经营、管理、监测,让传统经验升华为数据驱动的精准农业。“以前是凭经验种地,看天吃饭,现在是拿数据说话,‘数字化’种植,省了我们不少事嘞。”农户们跟记者笑着说道。
据统计数据显示,蒲江“两个替代”农产品均价较传统种植高出30%以上,目前,全县已建成“两个替代”示范基地103个,发展带动面积超20万亩。
校地合作:田野里的创新实验室
狮子湖畔,“智慧果园”正演绎着农业的跨界融合。“智慧果园”科技小院正扎根田间,其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开展合作,挂牌“中国农技协四川蒲江果业科技小院”“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博士专家工作站”,这里采用“政府搭台、院长挂帅、农户出题、专家指导、研究生常驻、联合推动”的模式,将实验室搬进了果园。
在实验室的帮助下,成都蒲江以服务三农、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为宗旨,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地合作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相结合有效机制。
智能温室大棚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自动感应温度、湿度和光照;智能水滴滴灌技术,水管带着肥料精准滴到树根,省水40%,还能防浪费;水肥一体智慧化灌溉系统将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实现精准化管护。
天府果荟产业园通过新品种选育、“两个替代”工程应用、低效林木腾退、农业智慧化管理平台搭建、农业机械化生产,运用物联网、智慧农机、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品种优质化、防控绿色化、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数字化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园区,实现优质农产品全程可溯源。
下一步,园区将以200亩示智慧园为基础,通过“管委会+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社”形式,集中连片建设5000亩“两个替代”县级柑橘示范基地,开展“两个替代”工程示范应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展示、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等工作,打造全县农业示范基地。
万果博览荟:叩响世界之门
来到离狮子树村约800米远的“万果博览荟”,这里以天府果荟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以水果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聚合“品质果园、冷链仓储、贸易结算、博览会展、电商直播、绿色金融、检验检测、保税物流、综合服务”九大功能,促进水果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打造全国性的水果线下集散中心、线上结算中心、价格指数发布中心。
2025年的1月成都蒲江成功开展“2025万果博览荟(中国·蒲江)果品交易会”,1.6万吨订单与1.24亿元签约额让蒲江果香飘向全球。百果园、鑫荣懋等行业巨头抛来橄榄枝,7500吨柑橘订单印证着市场信心。
"买全球、卖全球"的雄心正在落地——"两中心一公园"蓝图徐徐展开:商贸储运中心串联产业链条,科创交流中心汇聚尖端智慧,国家柑橘公园演绎农商文旅融合之美。未来的蒲江,将成为中国水果走向世界的战略支点。
这里,无人机是春耕的新农具,数据是丰产的密码本,农民转型为现代农业的操盘手。蒲江用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不是与传统割裂,而是让数字文明在田园牧歌中生长。
当天府果荟产业园的柑橘跨越山海,当"蒲江产"成为国际水果市场的品质标签,这座西部小城正以最昂扬的姿态守护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乡土情怀,更张扬着"全球买卖"的开放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