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柳城县凤山镇的凤山糖厂厂区。
春分时节前后,广西甘蔗榨季刚结束,蔗田已冒新苗。
远在一千六百公里外的上海滩商超里,上架了一款产自广西柳城的“菁活”无糖植物活性水,备受瞩目。
“尝鲜的消费者普遍反馈,它有一丝甘蔗清香,喝完嘴有回甘。”上海光明糖业旗下的东方先导民用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这种似甜非甜的独特口感,与原料、产地和技术有关。
这款“菁活”无糖植物活性水里面,富含有机电解质、氨基酸、蔗多酚,是完全从甘蔗中提取的植物细胞水,极具广西特色。
目前,在上海市、江浙地区的农工商超市、好德便利、良友便利等上千家连锁商超商铺里,在淘宝、天猫超市等线上渠道,这款甘蔗植物水销售火爆,好评如潮。
凤山糖厂内的甘蔗植物水生产车间。
一根甘蔗,20%是蔗糖,10%是蔗渣,剩下70%是甘蔗水。
“谁能想到,曾经被白白浪费的甘蔗水,如今竟成为了创新产品的重要原料?”广西凤糖集团柳城凤山糖厂生产科科长汤凡青说。
如何更好地将一根甘蔗“吃干用尽”?科技研发和领先工艺成为突破行业壁垒的先锋。
“甘蔗植物水研发历经十余年,遭遇无数次实验失败,这是多么艰难的过程啊!但团队从未妥协。”广西大学绿色制糖团队李凯教授说这款甘蔗植物水以新鲜甘蔗为原料,经固液分离、熟化、糖水分离、两级萃取等9道工艺加工制成。
广西大学是全球唯一拥有制糖工程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李凯教授作为制糖学科带头人,带领着30多位同仁和100余位在校硕博士,共同研发了这套独特的甘蔗植物水提取技术,堪称广西甘蔗产业的绿色革命。
“甘蔗植物水提取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甘蔗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产品独具甘蔗清香,口感清新绵柔,与人体细胞相容性高;水分子团小,硬度极低,补水快,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焕发生命活力。”李凯说。
对于传统产业和传统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时效和企业的容纳接受度,才是科技成果转化道路上最大的难点。
“以前甘蔗原料能出产糖、酒、肥、纸,现在能出品甘蔗植物水,整个生产链就补全了!”据汤凡青介绍,从生产设备的更新,到生产流程的优化,再到员工思维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传统糖企正经历着全方位的蜕变。
从2018年起,广西大学绿色制糖团队与广西凤糖集团、上海光明糖业携手,聚焦“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技术”,终于为甘蔗含水资源高值化商品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截至目前,上述两家企业合作投入5000多万元人民币,打造2条全自动化、智能化甘蔗植物水生产线。
3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柳城县凤山镇的凤山糖厂,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两三名工作人员,主要工艺流程均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今年1月至今,该生产线已产出340多万瓶(330毫升)甘蔗植物水供应市场。
“我们帮助企业申请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已实实在在地拨付到位,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科长韦仕盼说道。
“甘蔗植物水、膜法红糖、甘蔗啤酒、甘蔗醋、甘蔗副产物综合化利用......多项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我们成功绘制了并拓展了‘甘蔗+'产业全产业链及生态圈蓝图。”李凯教授表示。
菁活植物活性水不仅是一款创新产品,更是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的产物,标志着传统糖企由“吃干榨尽”的“制糖产业”,向“吃干用尽”的“甘蔗产业”转变,实现了产业向全链条、大健康、大食品发展的转型升级。
甘蔗植物水成品。
凤山糖厂内的甘蔗植物水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