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翘首以盼中,4月6日下午,那只粉色的“吉祥鸟”飞抵日本新潟。中日友好纪念舞剧《朱鹮》走进此次日本巡演中的重要一站,在新潟TERUSA为日本朱鹮栖息孕育之地的观众带来两场无与伦比的震撼演出。
这次演出,由新潟日报社和日本民主音乐协会(MIN-ON)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协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驻新潟总领馆、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日中协会等作为后援。
上海歌舞团,成立于1979年。由上海歌舞团创作的《霸王别姬》、《野斑马》等作品,曾经数度在日本引发轰动反响。在国际舞台,这个团体同样享誉盛名。
经过上海歌舞团演职人员4年夜以继日的创作和筹备,舞剧《朱鹮》在2014年成功首演,迄今已经在全世界累计上演近400场,还曾两度登上中国“春晚”大舞台。臻入化境的动作设计和演员卓绝的表现力,带给观众的震撼感受。
十年前,上海歌舞团激曾携舞剧《朱鹮》到日本东京、新潟等地巡演,一度掀起文化热潮。日本舞蹈评论家、舞蹈史学家村山久美子用“叹为观止的梦幻场景”和“令人心碎的视觉效果”来形容这部舞剧带给日本观众的震撼体验。
朱鹮,日本人又把它称作“桃花鸟”、“吉祥鸟”。粉色的翅膀,朱红的冠羽,曾一度广泛生活在东北亚地区。上世纪六十年代,野生朱鹮在日本濒临灭绝。虽几经努力,最终还是没能延续日本朱鹮的基因。1985年,中国首次向日本出借朱鹮,两国朱鹮保护合作正式启动。1999年,中方赠送的朱鹮“洋洋”和“友友”抵达新潟县佐渡市,他们的第一个爱情结晶“优优”也在1999年诞生。日本列岛为这一喜讯沸腾。
为确保基因多样性,2000年、2007年和2008年,中方先后赠给日本5只朱鹮。后来,这些“吉祥鸟”在新潟的佐渡岛上生息繁衍,续写着永恒的生命礼赞。
当初,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的创作团队,曾赴新潟县采风。对佐渡朱鹮的细致观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而佐渡的朱鹮,又来自中国的馈赠。如今,上海歌舞团再度登陆日本,这本身就是一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正如中国驻新澙总领事崔为磊所评价,“中日文化交流、友好协作的传统与精神,在这部经典作品中得到完美体现。”
“朱鹭戏蘋藻,徘徊流涧曲。”这部舞剧从与鸟群群居的嬉戏欢快,到人鸟相恋的缠绵悱恻,再到成为博物馆内标本的冰冷寂寞,在声、光、电、气等多种创新科技手段的协调之下,通过演职人员与朱鹮的曲折经历,映射出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舞幻化出的舒展动作与芭蕾舞特有的腿部力量,在同一位舞蹈演员身上完美结合,生动展现了朱鹮“羽毛如翦色如染”的曼妙姿态。此次66天完成55场演出,对于上海歌舞团的演职人员来说,是一项并不轻松的任务。跳跃的脚尖,颤抖的羽翼,演员用打破人体极限的肢体角度,模拟朱鹮的悲欢离合,谱写一曲力与美的赞歌,也让日本观众对演职人员发出艺无止境、精益求精的由衷赞叹。我特别注意到,此次演出结束的时候,日本观众不仅送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很多人眼角还闪动激动的泪花。
从灭绝危机到繁盛族群,中日携手成功保护朱鹮的故事,正是中日两国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开放绿色能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等方面具有广泛合作空间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