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1985年的那个炎夏,在原东乡县农业局畜牧站做技术员的徐建生正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进行家禽品种的调查。
当他踏入一户村民家时,他发现村民的鸡舍中生活着3只与众不同的黑鸡。
这三只黑鸡有一只是公的,另外两只都是母的,它们的羽毛乌黑发亮,鸡冠大而鲜红,高高耸立,透着一股英气。
母鸡的体型稍小,体态轻盈,羽毛同样乌黑紧密,它们的喙和爪子均呈黑色,显得坚实有力。
徐建生有着多年积累下来的专业素养,所以他感觉这三只黑鸡绝非普通家鸡品种。
回到单位后,徐建生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资料堆中。
在查阅大量珍稀家禽资料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在农户家里偶然发现的这三只黑鸡,竟是一种世界罕见、已经濒临灭绝的珍稀鸡种——其产的蛋,蛋壳呈现独特的绿色,故被称为绿壳蛋鸡。
接下来,为全面了解东乡绿壳蛋鸡在全县的分布情况,一场大规模普查迅速展开。
工作人员们奔走于各个乡镇,挨家挨户排查,走进一间间鸡舍,仔细查看每一只鸡的特征。
但历经数周的艰苦搜寻,除了徐建生发现的那三只鸡,大家都没有在其他乡镇找到长相类似的鸡。
汶上芦花鸡
这一结果让徐建生深感肩头责任重大,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这三只鸡也消失了,那么再想要找到这种鸡恐怕就太难了。
为了能保住这种鸡,徐建生找到了农业专家,想要请教一下具体的保育方法。
然而没想到的是,对方却劝他放弃。
因为想要保种蛋鸡真的不容易,而且育种工作也相当麻烦,不仅需要很多资金支持,还是得有场地和技术支撑,连找个技术员都相当麻烦。
但是徐建生并不想放弃,于是他租用的村民的鸡舍做场地,没钱就去贷款,实在遇到困难了就靠养猪支持育种事业,为了找到业内的专家不惜跑到大学里聘请教授。
就这样,40年的时间过去了,徐建生的育种事业总算取得了不少成绩。
2022 年,对于东乡绿壳蛋鸡的发展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东乡绿壳蛋鸡育种被列入国家64个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项目,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育种工作,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而且在科研人员与养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东乡绿壳蛋鸡的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
鸡蛋的绿壳率从最初的60%大幅提高到近100%,这一显著提升,不仅凸显了该鸡种的独特性,更标志着育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绿壳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形、蛋色等指标的稳定性也大大增强,使得东乡绿壳蛋鸡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另外,东乡绿壳蛋鸡相关产品凭借其优良品质,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徐建生本人,也因在东乡绿壳蛋鸡保种育种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那么东乡绿壳蛋鸡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能让徐建生如此执着守护?
«——【·珍贵的鸡·】——»
从外貌特征看,东乡绿壳蛋鸡体型适中,全身羽毛呈现乌黑的颜色,鸡冠直立,颜色鲜红,与乌黑的羽毛相互映衬,格外醒目。
它的喙部呈黑色,尖锐有力,眼睛大而明亮,腿部修长,胫部为黑色,四趾分开,使其在地面行走和觅食时稳健灵活。
在生活习性方面,东乡绿壳蛋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们既能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耐受寒冷。
东乡绿壳蛋鸡其生性活泼好动,比较喜欢在户外奔跑、跳跃能力较强。
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会主动寻觅昆虫、青草、谷物等作为食物,展现出较强的觅食能力。
该鸡种还具有一定的群居性,通常成群结队活动,彼此之间相互照应。
晚上的时候它们会习惯选择在较高的树枝或栖息架上休息,以保障自身安全。
东乡绿壳蛋鸡听觉和视觉敏锐,对周围环境变化反应迅速,一旦察觉到危险,会迅速逃离或发出警报声,提醒同伴。
东乡绿壳蛋鸡繁殖能力相对较强,母鸡一般在150天左右就能开始生蛋了,然后在接下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都是产蛋高峰期。
它们的鸡蛋蛋重一般在40-50克之间,蛋壳呈独特的绿色,在众多鸡蛋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为保证后代品质,需挑选体型健壮、外貌特征典型、产蛋性能良好的鸡作为种鸡进行繁殖,一般情况下,小鸡的孵化期为21天左右。
自1985年在东乡县首次发现三只东乡绿壳蛋鸡以来,经过多年的保种育种与推广养殖,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
如今,东乡县本地已建立起大规模的养殖基地,成为东乡绿壳蛋鸡的核心产区。
在周边地区以及一些气候环境与东乡县相似的区域,也陆续有养殖户引进鸡苗进行养殖。
一些对特色养殖感兴趣的养殖户,从东乡县引进鸡苗后,在自己家乡精心培育,使得东乡绿壳蛋鸡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东乡绿壳蛋鸡的养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过去普通鸡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同,现在的智能鸡舍实现了 “人养设备、设备养鸡” 的高效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特色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东乡绿壳蛋鸡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
光明网《江西东乡:“追新逐绿”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