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因为片源紧张,而影片质量又不过硬,导致年度总票房倒退。

全国电影市场,有了【影视业寒冬】的说法。

当时有许多人认为,是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以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导致观影人次的降低。电影行业走向末路成为必然。

可是今年一开年,哪咤2单片票房突破150亿的天花板。

一部电影超越3亿人的观影人次,告诉整个市场,以及影视行业,从来就没有市场的寒冬,只有拉胯质量的自我作死。

今年前两个月,凭借哪咤2创出140亿票房的表现,使得前两月票房对比历史同期最高票房,还高出85亿左右。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判断今年接下来的10个月,只要电影质量过得去,不需要再出爆款,只是常规模式的发展,今年全年票房都将创出新高。

时间进入3月,哪咤2的票房走势从暴走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之后市场大盘,也呈现了超出预期的低迷。

春节档以来,两个多月所有供应的国内外电影,除了《美国队长4》勉强破亿,国产电影一部破亿的也没有。

3月总票房19.24亿,是过去10年以来,除去两年特殊疫情周期之外的历史第二低票房,仅比10年最低多出0.15亿。

全国绝大多数影院,也从春节期间的门庭若市,变成3月份的门可罗雀。

这时候许多反思怪诞生,市场上充斥着针对哪吒2的一些怪话。

比如吃相难看、比如超长延期、比如占据排片挤压新片市场空间等等。

我国电影的放映周期,一般的进口电影和常规电影都是一个月。

而票房后劲特别好的电影,会申请密钥延期。往年一些市场反馈特别好的电影,会多延期一个月。

不过这些电影在延期的那一个月,。一般排片都会到10%以下,票房占比也会是票房曲线的末期,增加一些零头。

还像哪咤2这样,在票房延期的3月份,排片占比一直在40%左右, 3月份19.24亿的总票房,哪吒独占11亿,这是绝无仅有的。

这也开创了我国电影密钥延期期间的总票房纪录,和市场占比纪录。

哪吒2的持续火爆以及3月份所有新电影票房全部不到一个亿,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

于是市场上产生了哪吒2没有带来中国电影市场增量,反而吸干了中国电影票房这一观点。



但这个观点放在2月春节档,与往年对比是不存在的。

因为去除哪吒2超出140亿的票房,春节档排名第二的唐探1900,依旧拿到了35亿。

常年动画电影熊出没,拿到了8亿多。

封神2虽然迎来口碑争议,但也有12亿多的票房。

也就是说,哪吒2的票房减去100亿之后,整个春节档的市场容量依旧是正常的。

因此不存在哪咤吸光其他电影票房的这一说法。

到了3月30号,哪吒2在延期了一个月之后,继续宣布要再延期一个月,而此时哪吒2的市场排片占比,依旧高达1/3。

这时候关于哪吒2吃相难看的说法更加激烈。

认为哪吒2为了打破中外的一系列票房纪录,就用无限延期让人不断重刷,来刻意制造新纪录。

但实际上3月30号的时候,我国电影市场已经呈现出极端低迷的景象。

连续多天工作日票房低于1,500万,这是过去十几年,除去疫情期间之外,比十几年前除夕夜还要低的单日票房。

4月2号一天票房1,370万,观影人次低于放映场次,开创了十几年来的新低。

平均单场电影观影人次不足一人,也就是有大量的场次是空场。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哪咤2的票房虽然到了尾声,依旧占据了市场的1/3。

这时候我们要反问一句,如果长期占据市场单日票房冠军的电影,票房占据市场单日1/3的都不能延期,都要强制下映,那是不是要全国单日票房跌到1,000万以下?

让大部分影院关门喝西北风,才叫吃相很好看?才叫给其他电影腾出市场空间?

这时候另一种观点出现,那就是哪咤2之所以还能占据40%的票房,是因为市场给了他1/3的市场排片。

如果这1/3的市场排片给到其他国产电影,就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观点。

那么是不是哪吒2将市场空间腾挪给其他国产电影,其他国产电影也能给出相应的票房回报呢?



这几天的清明档给了市场清晰的答案,也给电影市场泼下一盆透心凉的冰水。

这个清明档,国内新电影、重映电影,加上日本动漫,以及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共计新电影接近10部。

而哪吒2的排片,也从清明档之前的接近市场30%,降到了清明节当天的8%。

那么市场最终呈现的票房是怎样的呢?

清明节当天票房1.58亿,美国游戏改编电影《我的世界》占据票房冠军。

而哪吒2以8%的排片,拿下2000多万票房,市场占比接近20%。

而其余两部有一定流量粉丝做支撑的国产新电影,市场排片占比都超过20%,而票房占比却远低于哪咤2。

清明节当天和清明节档期的第2天,哪咤的上座率一直是第一。



而凭借8%的排片,哪吒2夺得了清明节当天的票房第三,并且在上映两个多月之后,在清明档的第2天还可以逆袭到票房总榜第二。

今年清明档三天,票房预计只有3.8亿,而除去10%的服务费之后,将低于2014年没有服务费时期的票房3.69亿,从而创下十几年来的新低。



无论是整体市场的拉胯,还是哪咤2上映两个月之后的逆袭,都反映出一个残忍的事实。

那就是,老百姓又不愿意看电影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哪咤2吸走了票房,只能是这个市场的新片太拉胯。

就在今年清明档之前的5天,清明档此前宣传力度较大的,一部女性反暴力题材电影《下一个台风》官宣撤档。



在撤档声明里,电影的撤档理由,是如今的市场环境不适合,等待【退潮之后的下一个机遇相逢】。

退潮,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哪咤闹海,以及哪咤2的观影浪潮。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下一个台风》给市场造成的遐想,就是哪咤2持续上映,造成的浪潮挤压了这部电影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下一个台风》主打的是4个女性主演、女性互助、全女性阵容、暴力反杀等元素。



这些元素,与同档期的赵丽颖主演的《向阳*花》完全重合。

因此真正能够挤压掉《下一个台风》,市场表现和排片空间的只有这一部。

但他们却不敢明说,还一再表现女性护住女性的面貌,以避免造成女性题材相杀的印象。

但实际上今年清明档,仅有《我的世界》这部美国游戏改编电影,市场反应超出预期。

其他反映国产女性意识,女性反暴力,以及边缘人士等题材电影,全面哑火。

这种现象恰恰反映的是,这种叙事能创造话题,但是没有人买单,市场不待见。

随着这个清明档3.8亿总票房,创出十几年新低之后,接下来几周单周票房预计都只有2.5亿以下。

因此我预判,今年4月将是15年来,除疫情特殊时期之外,首次4月总票房低于15亿。

如果说去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感觉摔了一跤,仿佛人瘸了,今年这么整下去市场就要弄瘫了。



与去年疫情之后,影片制作总量较少,导致的市场缺片不同,今年各家公司积压的电影数量并不少。

比如,在《下一个台风》撤档之后,相应的发行公司很快就拿出了,6年前就完成的梁朝伟与段奕宏的《猎狐*行动》来进行接档。



这说明各家公司手上电影不少,但是绝大多数都将电影挤压在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的特殊档。

而清明档虽然后称上了10部新电影,但类型和质量一言难尽。

只能说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样的电影就是糊弄

你用糊弄的态度对待市场,市场给你的反馈就是跌回十几年之前。



哪咤2用150亿的票房,和3亿的观影人次,告诉所有人,只要拍出有诚意的高质量的好电影,朴实的中国观众是愿意进电影院买单的。

而如果继续像这个清明档这样去糊弄,搞一些质量很差的存货,搞一些夹带私货的,蓄意引爆网络流量的所谓话题之作,最终换来的只会是票房惨败。

接下来电影市场,将迎来史上最差的4月。

如果这个五一档还不拿出几部有质量的诚意之作,被哪咤2刚刚从电影寒冬完挽救回来的市场,恐怕又要进ICU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