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评论员 程千凡



4月的风掠过大阪湾,带着樱花的絮语,在通天阁的钢铁筋骨间穿行。这座百岁的钢铁诗人正悄然完成一场蜕变——十万盏灯火在夜空绽放

1912年的大阪,明治维新余温未散,通天阁借鉴埃菲尔铁塔与凯旋门之形,在东方苍穹勾勒出现代性的轮廓。五层塔身暗合五行相生之理,塔顶灯光流转,隐含佛家轮回的象征。这座建筑自诞生以来,既是商业文明的灯塔,又是东方式生命哲学的隐喻。百年间,它见证战火与重建,如今再以先锋之姿,在能源革命中完成第三次涅槃。

日本南海电铁的决策者将通天阁纳入商业版图,实则是为城市更新注入一剂催化剂。当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梯载着游客直上云霄,这座建筑不再只是观光地标,而成为触摸未来的传感器。350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数字背后,是135户家庭在灯火可亲的日常里种下的绿色基因,是无数个平凡选择汇聚成的文明转向。

站在瞭望台俯瞰,大阪平原正酝酿着一场盛大的对话。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将用“生命之光”叩击人类的心灵。通天阁此时的蜕变,恰似为这场全球对话奏响的前奏曲。当各国展商带来氢能源汽车与垂直森林建筑时,这座东方铁塔以更质朴的方式诠释着未来: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征服自然的豪情,而在于与万物共生的谦卑。

夜渐深,河豚灯笼在街头次第亮起,章鱼烧的香气与环保灯光的温度在空气中交融。通天阁的剪影在霓虹中愈发清晰,它不再是孤立的钢铁巨人,而是化作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光之桥梁。那些铆钉里沉淀的昭和记忆,那些玻璃幕上映照的平成光影,此刻都在绿色电流中苏醒,与即将到来的世博盛会遥相呼应。

当4月13日的晨光染红大阪湾,世博园区的“生命树”装置将与通天阁的灯光同频共振。这将是历史与未来的交响,是钢铁与生命的对话,更是人类对永续发展之路的庄严承诺。通天阁亮起的何止是灯火?它点燃的是文明转型的微光,是穿越百年的绿色信标,是写给地球的情书,在春风中轻轻诉说:真正的光明,永远诞生在敬畏自然的心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