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在一个名叫清平镇的地方,日子过得平淡如水,镇上的人们安居乐业。镇上来了个名叫张生的年轻书生,他生得眉清目秀,面如冠玉,一袭白衣,手持折扇,看着倒是风度翩翩。张生家境殷实,父母都是读书人,自小对他寄予厚望,送他去学堂念书,盼着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这一日,张生在学堂读书,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悦耳的笑声。张生忍不住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女子从窗前走过,那女子长得花容月貌,肌肤胜雪,双眸犹如一汪清泉,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张生一下子看呆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那女子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从那以后,张生整日心不在焉,书也读不进去,脑海里全是那女子的模样。他四处打听女子的消息,终于得知女子名叫翠莲,是镇上一位富商的女儿。张生心中暗喜,他想找机会接近翠莲。
一天,张生在街上闲逛,恰好碰到翠莲和丫鬟出门。张生心跳加速,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作揖说道:“姑娘,小生张生,久仰姑娘芳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翠莲看到张生,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微微低头,轻声说道:“公子客气了。” 两人交谈了几句,张生越发觉得翠莲温柔可人,心中的爱慕之情更甚。
此后,张生常常找借口与翠莲见面,两人感情逐渐升温。张生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学业,整日与翠莲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张生的父母发现儿子最近的变化,心中十分担忧,多次劝说张生要以学业为重,可张生根本听不进去。
一天夜里,张生又与翠莲在花园中约会。两人正说着情话,突然,翠莲的脸色变得十分苍白,身体也开始颤抖。张生连忙问道:“莲儿,你怎么了?” 翠莲哭着说:“公子,我恐怕不能再与你相见了。其实,我并非凡人,而是一只狐仙。我与你相爱,违背了天条,如今上天要惩罚我,我马上就要被抓走了。” 张生听了,如五雷轰顶,他紧紧抱住翠莲,说:“莲儿,我不在乎你是什么,我只知道我爱你,我不能没有你。”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闪电,一个身穿黑袍的仙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仙人冷冷地说:“狐仙翠莲,你触犯天条,与凡人相恋,今日便要将你带回天庭受罚。” 张生见状,连忙跪在地上,哀求道:“仙人,求您放过莲儿,都是我的错,是我贪恋莲儿的美色,才让她陷入如此境地。” 仙人不为所动,一挥手,翠莲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走了。
张生悲痛欲绝,他四处寻找解救翠莲的办法。他访遍了镇上的所有寺庙道观,向每一个道士和尚求助,可得到的都是摇头叹息。张生不甘心,他每日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变得形容枯槁。
就在张生感到绝望的时候,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位老道士。老道士看张生一脸愁苦,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张生将自己与翠莲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道士。老道士听了,叹了口气,说:“年轻人,这都是你贪色之祸啊。不过,看你一片痴心,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试试。” 张生一听,连忙跪下,说:“道长,求您救救莲儿,只要能救她,让我做什么都行。” 老道士说:“你需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诚心悔过,每日诵经祈福,积攒功德。待四十九天后,我与你一同前往天庭,向玉帝求情。”
张生按照老道士的要求,每日闭门不出,诵经祈福。他满心懊悔自己当初因为贪恋美色,荒废学业,还连累了翠莲。在这四十九天里,张生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风花雪月的公子哥,而是一心向善,一心只为解救翠莲。
四十九天过去了,张生和老道士一同前往天庭。他们在天庭外跪了三天三夜,终于感动了玉帝。玉帝决定网开一面,免去翠莲的惩罚,但要求翠莲从此不得再与张生相见。翠莲被放了下来,她和张生远远地望着对方,眼中满是泪水。虽然不能再在一起,但他们知道,这份爱会永远留在彼此心中。
张生回到清平镇后,重新拾起书本,刻苦学习。他将对翠莲的思念化作前进的动力,最终考取了功名。他用自己的所学,为镇上的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好官。而他与翠莲的这段经历,也成为了清平镇上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时刻提醒着人们,莫要因贪色而误了前程,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坚守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