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再下一城!苏梅州边境重镇巴索夫卡陷落,库尔斯克补给线被掐断
4月5日至6日,俄军在乌克兰苏梅州边境发动突袭,成功控制战略要地巴索夫卡居民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因林区密布、洛克尼亚河穿流而过,成为俄乌双方缠斗近一个月的焦点。俄军此次突破不仅改写了边境线,更让库尔斯克方向的乌军陷入断炊危机。
"解放"背后的地缘博弈
俄国防部沿用"解放"一词宣称控制巴索夫卡,实质是将该地区纳入所谓"历史领土"范畴。此举与普京此前提出在库尔斯克与苏梅州交界建立"军事缓冲区"的战略构想直接呼应。随着俄军逼近尤纳科夫卡,N-07公路这条乌军补给大动脉被拦腰截断——该公路原本承担着库尔斯克地区乌军70%的物资运输任务,包括弹药补给、医疗后援和兵力轮换。
战术突破与战略挤压
巴索夫卡虽仅有千余居民,但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乌军苦不堪言。俄军通过"天竺葵"无人机持续侦察,配合FAB-1500重型滑翔炸弹对林区工事实施精准打击,最终突破乌军三道防线。随着俄军向南推进至尤纳科普卡镇,乌军在库尔斯克州仅剩的西部补给通道也岌岌可危。库比扬斯克方向,俄军已形成三面合围,切断了四条公路,迫使乌军收缩至最后一条通道。
乌军陷入多线困境
北约暂停情报支持后,乌军在苏梅州面临更大压力。俄军采用"电子战压制+火力覆盖"组合拳,日均投掷120枚FAB-1500炸弹瘫痪指挥系统,同时出动"猎户座"无人机引导装甲集群突进。乌军总参谋部承认,库尔斯克方向的部队补给周期已从3天延长至7天,前线弹药基数降至危险线以下。
俄军春季攻势显威
此次突破正值俄军"春季决战"窗口期。分析指出,俄军通过控制巴索夫卡,既可牵制乌军主力,又能为顿巴斯决战创造有利条件。俄军宣称在库尔斯克边境部署15个师(约15万人),后续可能依托巴索夫卡桥头堡,向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发起总攻。若里曼市失守,乌军在顿巴斯的防线将土崩瓦解。
这场边境争夺战暴露出乌军后勤体系的脆弱性。随着北约援助缩水,乌军能否在俄军多路夹击中守住最后防线,将成为决定冲突走向的关键。而俄军通过"以攻代守"的策略,正逐步将战场优势转化为政治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