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祖追思的节点,节后更是进入天地阴阳转换的另一个阶段。
2025年清明后,天干乙木与地支巳火形成“木火相生”之势,地支辰土与流年巳火构成“火土焦躁”局。
整体能量将呈现“上盛下虚”特征:地表火气升腾,地脉土气却因辰土蓄水不足而躁动,易引发地壳活动频繁。
《黄帝宅经》所述:地气动则山泽不宁,需警惕地震、山体滑坡、局部干旱等灾害,尤其西南方位(坤宫)与东南沿海(巽宫)地脉不稳,要做好准备。
木火通明本为吉,土燥无根反成殃;地脉若逢焦灼处,人间须防祸无常。
《紫微斗数》,2025年“白虎”、“陀罗”双煞星入主迁移宫与事业宫,象征跨国争端与局部冲突风险加剧。
天象中“荧惑守心”之局(火星滞留心宿)亦主兵戈之象,尤其需关注资源争夺引发的边境摩擦。
战祸根源在于“众生共业”:集体贪婪与对立心念会加剧戾气共振,形成“凶星借势逞威”的恶性循环。
天垂象,见吉凶;星宿之变不过镜映人心,嗔恨不止则兵劫难消。
《奇门遁甲》推演得,2025年清明后“戊土”落震宫(东方),形成“土压木”之局,象征实体经济受政策与外部压力束缚,增长乏力。
同时“天芮病符星”临乾宫(西北),预示国际贸易、能源领域可能出现突发性危机(如供应链断裂、货币波动)。
水主财,但流年“辰土”水库闭气,资金流动性受阻,普通人易遭遇投资踩雷、债务纠纷、收入缩水等困局。
土重木折财路滞,水星入库流通难;富贵险中求者,须防镜花水月空。
普通人破局关键在于:借势、化煞、修心。
知天命而尽人事。
借天时:调整行为节律。清明后火土旺盛,可每日辰时静坐15分钟养脾土。重大决策避开“月破”(农历每月十五后三日)与“岁刑日”(乙巳年申酉日),减少冲动引发的风险。
改地利:布局风水屏障。家居正西方(兑宫)悬挂铜铃或六帝钱化解“白虎煞”,厨房保持整洁避免“火煞冲灶”。
办公室可在东南角放置水生绿植(如绿萝、文昌竹等),形成“木火通明”的升运格局。
白虎怕金声,火煞需水镇;财位宜生旺,秽气不留存。
修人和:养气积德避祸。吉凶生于动,多言多动易引灾劫,适当行善,但切记不要捐款捐物,而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不要刻意,可以随手捡一件垃圾扔进垃圾桶、为家人准备应季节的饭食等等,行善不拘形式,但需坚持“三心”:不求回报的施舍心、不议他人是非的包容心、不怨时运的平和心。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应危机:备物存粮守中道。太岁压祭主,需备三日粮,建议家中常备至少15天的饮用水、药品及耐储食物(如糙米、黑豆),在家中的西北方位储备五斤以上盐化解“病符星”。
切忌盲目囤积,否则反成“贪念招灾”。
风水改运终为术,修心立德方为根;吉地不如吉人住,积善之家有余温。
运势如潮,人心为舟。
贪婪者见危局,清醒者见转机,慈悲者见修行。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越是动荡之年,越需以正念锚定心神。
记住,天地不仁,但人心可生万法;运势无常,然善念可通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