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案例法研究会副会长何兵曾经发文表示,当下不少年轻律师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已经被带偏,“有的年轻学生被一些律师带偏了,跟着老师给人送钱,因为其师傅就是给人送钱、搞关系的,天天在酒场上转,天天靠关系、坑蒙拐骗。”
“打官司不如当‘掮客’,办案子不如跑关系”,成了一些年轻律师从行业资深律师、指导律师那里学来的执业本领和未来发展方向。近些年随着司法领域反腐力度的加大,曾有重庆检察机关职侦局相关人士表示,在查处的司法腐败案中,律师既是向法官行贿的主要人员,也是法官与行贿当事人的“中间人”,平均一个出事的受贿法官就会牵出5个以上的行贿律师。
都知道,律师从业人员数量近些年没有天花板的持续猛增,而社会大环境遭遇经济下行已经影响到了法律行业的总量需求和个案付费水平,年轻律师更是深感压力巨大、竞争力薄弱。
由此,律师行业内形成了,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一个案子为了收费无所不干的思想,亦或是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关键是谁善于推广营销自己、“案源至上”的行业认识。
由此造成的现象是,专门营销案源的人员或是公司盯上了年轻律师们的这种心理,专门对着律师下手了。
2024年12月,深圳律协专门发文警告,近期出现一种专门针对律师行业新型诈骗手法。诈骗分子自称有涉及建材或建筑工程等、涉案金额达数百万甚至千万元的诉讼案件,提出律师全风险代理,即由律师垫付诉讼费等。在法院受理案件后,诈骗分子会在代理律师不知情的情况下,自行向人民法院申请退还诉讼费用,让律师损失垫付的诉讼费。
近期,更是有律师自媒体发文称,自己在微信群里被人添加了好友,称自己手里有大量的、可支付巨额律师费的诉讼业务,寻求律师合作。合作的方式是,可以“做诉讼投资、垫诉讼费”,甚至手里还有绝大能量的律师,可以对已经法律生效的案件实现“最高院申诉、最高检抗诉”的效果。
这样的内容,烟语君也被人添加过,上来就是发出一大串的诱人案源,而且保证可以先付一大笔的律师费。如果你动心了,跟他们热络接触起来,恭喜你,你就会一步步落入他们的圈套。在他们那里,只要你有的需求,他们都会承诺满足你,不过,最终受伤害的肯定是你。就像那句经典的反诈总结,诱惑你的是高额的利息,可对方盯着的是你的本金。
在很多人印象中,律师是一个惹不起的职业,自带动辄可以法律追责、具备见多识广的职业光环,而一些年轻律师自己也信了这样的“光环”,亦或是被前面说述的“职业氛围”所带偏,自信可以有能人无所不能,却是恰恰被骗子们盯上了,成了后者最佳的被骗对象。
网上有帖子讲到,微信群里,或是社群平台,只要有人说或是发帖说要找律师,就有一群的律师围了过来,争先恐后的“私我私我”,结果对方不是法律咨询公司案源引流推广的,就是作财产保全责任险的;更有甚者,直接说有案件可以先付律师费若干万元,一群律师立马围了上来,结果聊了半天,才知道对方的条件是,先给你若干万元,如果官司不赢的话,要退给他更多的若干万元。
庞大的律师群体呈现的竞争红海态势,某些大佬一方面“以身作则”的表率出,律师业务能力不靠法律专业,而是靠关系或是勾兑,一方面又在纷纷指导年轻律师,要将拓客渠道拓展到依靠互联网,自媒体。一些律师花钱找机构运营自己的账号,打造自己的网上IP,甚至跟法律公司,亦或是自己跑到网上忽悠案源。
曾经有位资深律师跟烟语君说过,网上的案源,不会有优质的案源,除非你是某些名副其实的网络大V。因为,能够积攒下优质案源、动辄跟人发生几百上千乃至上亿元纠纷的,在社会上绝非等闲之辈,身边肯定不缺能量巨大的律师或是法律参谋。对于这样的人物或是公司,怎么可能跑到网上去找不认不识的律师,而且是仅是因为有个律师头衔就先付巨额律师费给你?凡是此类种种的,皆可以视为骗子。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就会是有些律师不明白,想着可以凭自己网上标明的律师头衔,就可以承揽到大案子,结果反成了人家的被收割对象,尤其是年轻律师。
之所以这么多人会盯上律师,归根结底还是,很多律师被不良的行业风气带偏了,不知道律师执业的根本是在于给客户创造价值,或是避免损失,才是职业道理走的长远的根本之道。赚快钱、靠忽悠、搞勾兑,本就是不是普通律师所能抵御得住风险的,更是少有社会经验律师所能驾驭的,反而会被骗子造成可乘之机。
律师行业有种不良的风气:平日里精力不花在法律业务精研上,而是花在广告推广关系攀附上;办案的指导思想不是重承诺守规矩争权益,而是一锤子买卖赚到律师费就行;有了案子心思不在业务上而在关系处理上;当关系达不到时就把精力放在研究话术、忽悠当事人付费上。
如此的不良风气,才是骗子能盯上律师的原因所在。律师的主业应该是法律领域,在营销方面肯定不能跟那些营销公司比拼。那些营销公司可以三五个月就注销了,或是资不抵债了,可律师却是有律所、有执业证、有监管机构的。跟着那些营销公司忽悠当事人,律师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吗?
那些急于寻求案源的律师要切记,越到危急时刻,越到竞争激烈时刻,也越是骗子盛行的时刻,千万要多问几个问什么,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