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已经二十多天了,这位铁腕禁毒的前总统被指控在任内涉嫌反人类罪。但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罗马规约》,理论上国际刑事法院无权在菲境内执法。因此,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坚称,马科斯政府配合国际刑事法院的行动等同于“跨国绑架”,而非合法引渡。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正以此为核心辩护策略,试图推翻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这场法律战的背后,是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激烈斗争。


马科斯上台后,与杜特尔特家族的矛盾不断激化:削弱副总统莎拉的权力、推动针对她的弹劾案、逮捕老杜,每一步都被视为政治清算。甚至连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都公开谴责弟弟“将菲律宾主权拱手让给外国法院”,加剧了执政联盟的内部分裂。杜特尔特在军警系统中拥有广泛支持,他的被捕引发菲律宾国内大规模示威。超过50万民众在其生日当天集会声援,莎拉的支持率飙升至58%,而马科斯的民意支持率则暴跌20%。面对压力,马科斯紧急下令17万菲军“保持中立”,严防军方倒戈或政变。

菲律宾军队高层目前仍在观望,但历史上军队多次在政治危机中扮演关键角色。1986年,菲律宾军队曾推翻马科斯父亲的独裁统治,如今马科斯家族正面临相似风险。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使事件更复杂。尽管该机构坚称基于“普遍管辖权”,但发展中国家质疑其公正性,认为其长期被西方把持。中国、俄罗斯等国支持菲律宾自主解决内政,美国则保持沉默。


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正全力争取在9月23日的听证会上推翻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若成功,杜特尔特可能获释并重返政坛;若失败,此案将成为国际刑事法院最具争议的判决之一,进一步削弱其公信力。马科斯此举被视为高风险赌博:他想“铲除”杜特尔特家族以巩固权力,但失败不仅会引发国内动荡,还可能重蹈其父被推翻的覆辙。

目前,杜特尔特阵营的反击已初见成效:莎拉支持率飙升,马科斯执政联盟分裂。更关键的是,杜特尔特“自愿回国被捕”的策略被解读为政治智慧,旨在激发民众同情并削弱马科斯的合法性。这场危机可能导向三种结果:一是法律战胜利,杜特尔特以“政治迫害受害者”身份回归,助力莎拉2028年挑战马科斯;二是国际刑事法院坚持审判,菲律宾爆发更大规模抗议,军方被迫选边站,甚至引发宪政危机;三是国际调停达成妥协,东盟或联合国介入推动和解,但马科斯权威将严重受损。

马科斯的豪赌看似激进,实则暴露了菲律宾政治生态的痼疾。这个国家长期被“政治王朝”垄断,80%的国会议员和50%的地方官员来自政治家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的斗争,本质是两大家族争夺权力的延续。马科斯试图借国际刑事法院之手打压对手,却低估了杜特尔特的影响力和民众的反感情绪。更讽刺的是,马科斯家族的“亲美路线”与杜特尔特的务实外交形成鲜明对比,若杜特尔特家族败北,菲律宾可能彻底倒向美国,加剧南海局势的不稳定。

菲律宾军队的态度是关键。尽管马科斯已通过人事调整将高层换成“自己人”,但300多名中低级军官提交辞呈的暗流涌动,显示杜特尔特在军中仍有根基。历史上,菲律宾兵变频发,阿基诺政府时期曾发生7次政变,而马科斯父亲的下台正是军方倒戈的结果。若局势失控,17万菲军可能再次成为左右政局的力量。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不容忽视。中国、俄罗斯等国明确支持菲律宾主权,而美国的沉默被解读为不愿直接卷入。东盟的态度尤为重要,若菲律宾局势失控,东盟可能介入调停,但这将进一步削弱马科斯的权威。国际刑事法院若强行审判,不仅会损害自身公信力,还可能引发更多国家效仿菲律宾退出《罗马规约》。

这场危机的结局不仅关乎菲律宾国内政治,还将影响南海地缘格局。杜特尔特的对华友好政策曾缓和中菲关系,若莎拉掌权,亲华势力有望复兴;反之,马科斯的亲美路线可能加剧地区紧张。然而,马科斯的支持率暴跌和执政联盟分裂,已预示其政治根基动摇。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若能在听证会上推翻管辖权,马科斯将彻底失去政治资本,甚至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马科斯的政治豪赌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他低估了杜特尔特的民众基础,高估了国际刑事法院的权威,更忽视了军队的潜在动向。菲律宾的政治游戏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家族、军方、国际势力的多重博弈。马科斯若不能及时收手,等待他的将是比父亲更惨烈的结局——不仅失去权力,还可能成为菲律宾历史上首位被军方推翻的民选总统。而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