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菲律宾国家统计局6日数据显示,该国1月失业率为4.3%,较2024年12月上升1.2个百分点,创6个月来新高。数据显示,服务业是菲律宾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987万,占总就业人数的61.6%;其次是农业和工业,分别占21.1%和17.2%。与此同时,菲律宾就业不足情况也有所恶化。1月就业不足率升至13.3%,较2024年12月增加2.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该国1月正在寻求更多工作时长或更好工作机会的就业者人数增至647万。



铁路建设(资料图)

去年2024年的经济成长率,菲律宾剩下5.6%,越南7.1%,也超过菲律宾。所以菲律宾陷入困境,因为在南海搞对抗,内部搞对立,变成这样,都搞斗争。他把杜特尔特弄成这个样,杜特尔特当过达沃市的市长,就明达瑙达沃市长22年,又当过菲律宾的总统,所以他在这个地方的根基是非常稳固的。

此前,菲律宾军事基地改造和发展局(BCDA)局长、前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表示,在中方“退出”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后,菲律宾正寻求日本和美国为这一价值500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62亿元)的货运铁路项目提供资金。洛伦扎纳是在本月早些时候接受《日经亚洲评论》访问时发表上述言论的。他表示,菲律宾方面正就此同日本与美国公司以及政府融资机构接触、谈判。

菲律宾这个铁路项目,目的是为了缓解国内交通压力,带动经济发展。从规划到启动,菲律宾政府可谓下了大功夫,还找来了中国合作。中国在铁路建设上是出了名的,技术先进,速度快,价格也比较实在。两国关系当时不错,合作顺理成章。一开始,这项目看起来一切顺利。可是马科斯上台后,事情突然起了变化。中方宣布退出,原因是双方在资金、技术和时间安排上没达成一致。说白了,这就是分歧太大,谈不拢。双方合作泡汤后,这个大项目一下子搁浅了。



铁路建设(资料图)

马科斯政府的外交转向,正在付出更隐蔽的地缘代价。相较于越南、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谨慎沉默”,菲律宾在东盟内部越发孤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陈刚观察到:“当马尼拉强推美日菲三边机制时,东盟外长会议悄悄将‘区域自主性’写入联合声明——这是对代理人政治的委婉否定。”当美国智库建议“用菲律宾测试中国红线”,日本承诺的铁路贷款年利率却比中方高出2.3个百分点。

与中国的铁路项目合作本是互利共赢的好事,既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又能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但菲律宾在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左右摇摆,国内政治也被外部势力渗透,导致合作进程受阻。菲律宾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摆脱外部势力的不当干预,以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合作,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否则,菲律宾将在经济困境与地缘政治的漩涡中越陷越深,错失发展的黄金时机,最终损害的还是本国人民的利益。



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中菲关系这几年挺有意思,政治上有点冷,经济上却热火朝天。南海问题时不时闹点摩擦,但双边贸易额一直维持在高位。2024年,中菲贸易总额达到了5094亿人民币。南海问题对中菲贸易关系肯定会有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互补性,以及RCEP这些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都会影响未来贸易合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