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课题研究组发布的《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报告》,我国城镇家庭的资产持有量均值高达318万元,其中超过70%的财富来自房产。

也正因为此,人们对于房子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经常出现了子女为争夺父母遗产而闹到法庭的新闻。甚至有的子女为了争家产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以前,很多人觉得,只要老人去世前立了遗嘱,遗产就直接按遗嘱分配,即使涉及法律诉讼,有遗嘱也会受到保障。

但是新法规落地以后,老人口头上的遗嘱只有在危急情况下才能生效。

如果老人在神志清晰、能够正常交流的情况下去世的,那么就不存在危急情况,此前的口头遗嘱就失效了。



现实中,这种情况还不少,导致也出现了不少关于继承的纠纷。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些年,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健全了。

国家已经出台了继承“新政”,四部门明确,以后继承统统按“新规”处置。建议大家提前了解,以免因不了解法律而吃亏。



.01

继承有哪些新的变化

1.继承要在被继承人去世以后才开始

如果老人还健在,将房子给子女只能算赠与,不能算继承,也不能享受继承权益。



2.继承人必须是合法的。

按新规,继承人主要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

第一顺序继承人主要有: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另外,还可以是通过遗嘱确定的继承人。



3.被继承人生前所有的合法财产必须是可以依法继承的合法财产权益。

如果老人生前的房子、存款等财产来历不明,或者是不合规渠道得来的,那么就无法继承。



另外,夫妻共有财产、合伙财产等,要先进行分割以后再继承。

典型的案例:

小张和小王共有一套120平住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小张突然病逝,那么,120平米的住宅先有60平属于小王,剩下60平才能拿来继承。

如果小张父母不在了,继承人包括媳妇小王、儿子丫丫。

如果小张的父母还健在,那么小张的60㎡住宅就由媳妇小王,儿子丫丫,以及小张的父母共同继承。



.02

继承问题要注意什么?

1.特殊情况下,子女不能继承父母的房产。

如果父母生前立遗嘱,明确将房子给子女以外的人,那么子女就不能继承。

2.父母对房产设立了“居住权”,子女无法继承房产

因为居住权属于益物权,不在继承范围内。如果老人在去世前,将房子的居住权给到了子女以外的人,那子女就无法继承房产。



3.子女具有相同的继承权利。

以前总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不能继承财产。

但新规以后,男女平等,子女都有继承权,都能平等获得父母的遗产。



4.取消了“公证遗嘱的最高效力”。

以前,如果老人有多份遗嘱,最后以有公证过的遗嘱最有效。

新规以后,公证遗嘱不再具有高于其他遗嘱的效力。如果有多份遗嘱,以最后一份为准。

另外,新规还增加了打印遗嘱、录音遗嘱等方式。但是,这两种遗嘱都要求有两名见证人在场,同时还要写清楚日期和签名。



另外,继承人范围也比以前放宽了,以后不只是子女父母能够继承房产,如果老人没有子女父母直系亲属的,侄子、外甥等也可享有代位继承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