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红星新闻,都市快报橙柿互动,食品安全导刊,农民致富之友。

福寿螺要来了

4月份了!长江以南的省份要注意咯!大名鼎鼎的福寿螺又要来了,接下来估计每天看新闻都能看到这个不受人待见的老伙计。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螺。因为体型较大,理所当然肉也就比较多,因此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亚洲的许多国家争相引入福寿螺作为淡水养殖螺类的新尝试。

我国首次引进是在1981年,当时是从阿根廷引入的。引入后大家发现,肉确实是多,但是肉的口感完全比不上我国本土的田螺,根本打不进我国市场,于是养殖户们纷纷直呼被骗,将这些福寿螺直接丢到自然水域。结果可想而知,这些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超强的福寿螺开始侵占各地水域,目前在长江以南17个省(市)已经泛滥。



福寿螺有啥危害呢?虽然每年都会讲好几次,但还请大家不要嫌烦,只有充分理解其危害,全民才会共同参与防治。

福寿螺对生态的破坏性特别大,它们早已泛滥成灾,能成功繁衍,自然是吃了很多我国的水生植物了。福寿螺单雌年产卵超3万粒,它们会啃食各种水生植物茎叶,导致本土螺类、鱼类因食物与栖息地丧失而锐减。吃完就拉,拉出来的玩意儿又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破坏水域生态。

既然会吃水生植物,那种在水里的农作物自然也无法幸免。据统计,据统计,中国每年受害水稻面积超150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约3-5亿元。菲律宾曾因福寿螺灾害导致水稻减产40%!

最后一个危害是最经常被提及的,那就是福寿螺是很多能感染人类的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最臭名昭著的是广州管圆线虫,人类如果吃了没有熟透的福寿螺肉,那就可能感染这种寄生虫,患上嗜酸性脑膜炎。相关的案例真的非常多。



为何治理了这么多年,福寿螺依然还在?因为还未找到完美处理福寿螺的方案。

有人说可以毒死它们,用一些诸如杀螺胺的化学药剂不行吗?不太行,因为福寿螺生活的水域还有很多我国本土物种,这些化学药剂也可能危害它们并且污染环境。有人表示能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放些能吃福寿螺的物种去吃它们应该不错吧?确实不错,但是福寿螺的适应力太强,啥水域都能活,那些吃福寿螺的物种可就没这么厉害了。



而且近年研究发现福寿螺卵块中存在的多巴色素可抵抗紫外线,这个发现进一步增强处理福寿螺的难度。但不能说咱们不行,因为治理福寿螺依然是世界级的难题,福寿螺入侵地的大家都还搞不定。

贵州景区引入麻鸭控制福寿螺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景点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多年来一直饱受福寿螺的困扰,每次天气转暖,那些粉色的恶心福寿螺卵就会附着在河岸边缘或者是水生植物的茎叶之上,非常影响美观度,而且对公园内的湿地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毕竟公园每天人来人往,不可能用化学药剂去毒福寿螺,公园只能依靠人工捡拾福寿螺和其卵的方式来处理。这样做的效率很低,而且人工成本极高,属实是无奈之举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去年开始,该景区就尝试着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来治理。他们买进了100只麻鸭,试图让“麻鸭卫队”通过吃福寿螺的方式参与生态防治。当然不能全靠麻鸭,之前的人工人工捡拾方式也不能丢,起码可以减少成本和减轻人工的压力。

据说在人类和麻鸭的配合之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好就是了。



到处都是食物,因此麻鸭们的觅食热情一般般,它们最喜欢潜到水底去吃幼螺,以前池塘边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福寿螺,但是现在基本看不见了,都被鸭子吃了。



可惜大一点的福寿螺它们就有些懒得吃,因为不好吞。而且福寿螺的卵它们也不爱吃,可能也是看着膈应?于是工作人员们还得将捡来的大福寿螺跟螺卵捣得细碎,然后再给拌入一些谷物,这样哄着,麻鸭才愿意吃。



不管怎么说,其实是比之前光靠人工要方便得多了。

不过新的问题也出现了,这些麻鸭在投入的第一年就有伤亡了,倒不是福寿螺造成的,而是有些人会在公园内垂钓,这些人的鱼线和鱼钩有时候会被麻鸭给误食了,有的麻鸭就因此死掉了。

今年,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依然会用麻鸭进行防治,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方案配合呢?

麻鸭就不怕寄生虫吗?

我们人类这么害怕福寿螺的寄生虫,为啥麻鸭直接生吃都无所谓?



实际上很多会以福寿螺为食的物种都不太怕福寿螺的寄生虫,这主要是因为寄生虫其实也没那么厉害,它们只能针对一些物种进行寄生,因此它们只能适应部分物种的体内环境,如果被其他物种吃掉,那寄生虫可能就扛不住其他物种的体内环境。

人类胃酸pH值约1.5-3.5,而鸭子的胃酸pH可达0.7-1.3,更强的酸性环境能直接分解寄生虫幼虫。鸭子吞食福寿螺后,其肌胃的机械研磨配合强酸环境,可有效破坏寄生虫结构,使其丧失感染能力。



福寿螺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其实最喜欢的宿主是鼠类,人类的体内环境刚好跟老鼠差异不太大,难怪科研项目总喜欢用小白鼠做实验。总之就是广州管圆线虫原本被人类或者老鼠吃掉后,它们会突破肠道屏障迁移至中枢神经系。而鸭子体内结构不同,寄生虫无法突破,于是最终被免疫系统清除。



另外会吃福寿螺的我国物种还包括青鱼,黑鱼和白鹭等鸟类。青鱼和黑鱼的肠道内拥有高浓度溶菌酶和抗菌肽,能快速溶解线虫体表保护层;而白鹭等鸟类的体温可达41-42℃,这是高于福寿螺寄生虫存活极限温度37℃的,所以寄生虫侵入后会被高温抑制活性。



另外,吃的方式和消化速度也有影响。人类不可能连壳吃福寿螺,而寄生虫就是寄生在螺肉中的。但是其他动物吃福寿螺基本上是整个吞的,寄生虫要进入那些动物的体内,还得突破螺壳,来人类体内就不用。而且青鱼从摄入到排出螺壳仅需6-8小时,幼虫难以存活;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有时候还会便秘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