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见那些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

有时候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但总能听到对方一句真挚的道谢,让我们心中顿时添了几分暖意。

从心理学来看,当我们帮助他人后,对方的谢意会使我们感受到自我价值感。



由于被帮助者的正面反馈,会让我们感受到快乐等积极情绪。

反之,如果被帮助者毫无感谢之心,甚至恩将仇报,则会让我们产生愤怒、不甘等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以下三种人。

教养很高的人

小时候,父母总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而“谢谢”,就是教养的表现之一。

我们常说,在细节中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教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往往能够将心比心,让人如沐春风。

当代作家梁晓声曾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虽然没有形状、不可捉摸,但却引领着我们一心向善。而那些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是那些教养融入骨子里的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的教养,决定了他人生成就的高度。

这是因为,有教养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更高的情商、同理心和深度的思维。

面对他人的帮助,一句发自内心的道谢,往往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懂得感恩的人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那些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一定是一位心怀感恩的人。

心理学家罗伯特·埃蒙斯认为,个体产生“感恩”的情感时包含两个内涵:

(1)肯定生活中的善意和美好。

(2)认识到这种善意来自于他人的给予。

当人们意识到别人的帮助时,由衷表示的感激之情会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



同时,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感恩”能够帮助人们不断地提升生活幸福感,处世也更加积极阳光。

每一句“谢谢”的背后,都是对他人善意的感恩之心。

相比起那些将别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的人,常说“谢谢”的人更懂得感恩。

而心怀感恩,才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尊重他人的人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人品,往往体现在对服务人员的态度上。

在餐厅时,服务员上菜时会说一声谢谢。扔垃圾时遇到环卫工人,也会由衷地说一句谢谢。

这样的人,往往不以职位的高低看碟下菜,而是对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尊重。

从心理学上来看,尊重指的是能够平等、友善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一个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一个自尊且尊重他人的人。



这包含着三个内涵:

一是自尊,即自我友善。一个不尊重、不爱自己的人,也很难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他人。

二是同理心,即认可和尊重他人的劳动与付出。

三是正念,即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总而言之,那些喜欢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一个有教养、懂感恩、尊重他人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优点,让自己也成为这样闪闪发光的人。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