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2年2月俄乌战争打响第一枪到现在,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尽管两国都表达了和谈的意向,但由于双方提出的条件诉求差异过大,导致战争依然看不到结束曙光。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采购俄制武器的印度方面一直高度关注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同时结合印度军队自身的情况进行对照反思,得出了一些结论。前年2月,印度《国防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印度军方通过俄乌战争吸取了很多教训,印军应该围绕五个要点进行自我调整,否则无法适应未来战场,更不可能打赢解放军。



文章指出,俄乌战争已经打破了很多旧的军事发展观念,这迫使印度军队必须放下曾经的固执,积极吸收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印度军队目前有70%的装备是俄制武器,印军的一些打法也参考了俄军的思路,如果不去改变,印度会吃败仗。印媒总结了五个战术要点,第一是印军需要完善部队体系,打造环环相扣的作战能力。第二是印度要在武器装备上实现自给自足。第三是未来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必须要加强战略储备。第四是军用无人机有优势,但也有劣势。第五是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要务实发展常规装备。



先说第一条军队体系问题,印媒认为俄军之所以无法快速击败乌军,根本原因就是各兵种之间的协同有问题,有劲但没有往一处使,缺乏很好的沟通指挥机制。所以印度军队未来应该主动求变,打造一套更完整的沟通协调机制,以确保在战时印度各军种之间能够协同配合。这一点讲的确实没什么问题,但要实现可不容易,武器可以研究制造,但人事问题可没那么简单。就以中国为例,为了打造更加高效的军事指挥体系,付出了很长时间的努力。印度方面可未必有这个决心,慢工出细活去改变自己的军队。



对于第二条武器国产率低的问题,这是印度军队的老问题了,持续了几十年,印度军队也被人戏称为“万国牌”,就是因为他们的军队里各国装备都有,太乱太杂。对于这一点,印度政府也心知肚明,上世纪就喊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但目前来看,国产化率还是太低。因此,印度政府考虑在军购方面更多的去照顾国内军工企业,尽管他们生产的武器不太靠谱,但也只能支持,毕竟孩子长大需要时间。在这方面,中国的武器早就实现了非常高的国产化率,所有武器都能自给自足,这是印度短期内无法赶上的水平。



第三点是放弃速战速决的幻想,这一点几乎是提醒了所有的国家,大国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尽早抛弃这种幻想,早点囤积武器,这才是王道。第四点是军用无人机有局限性,不能过度依赖。结合俄乌战局来看,尽管初期无人机大放异彩,但随着双方反无人机设备的完善,现在双方都有能力拦截对方70%以上的无人机,这就提醒了世界其他国家,无人机确实有优势,但它并不是特别可靠。



第五点也是提醒了所有国家,不要盲目追求高精尖武器,或者过度依赖核武器,在现实的战争中,大炮和步兵枪械依然是主角,俄军即使手握核武器,也不敢真的打出去,俄军那些高端隐身飞机,在俄乌战场的表现也十分一般,最终还是需要普通战士们去蹲战壕。这不仅提醒了印度,其实也提醒了中国,常规武器依然是根本。总体来看,印媒提出的这几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印度确实被打醒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