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期

行走于我县广袤的田间阡陌

随处可见农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兴桥镇西移村1840亩的高标准农田里,青绿色的麦苗随风轻舞,长势喜人。两名农技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手中的遥控器,随着指令发出,两架满载农药的无人机平稳升空,向着不同区域的麦田飞去,细密的农药雾流均匀地洒落在麦苗间,一幅现代农业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



“眼下正是给小麦打除草药水的关键时节,我们农场采用无人机作业,效果特别好。”西移集体农场技术人员孙延松介绍道,“它播洒面积大,雾化效果也出色,一台无人机平均每天能完成600多亩小麦的药水播洒。两台无人机轮流上阵,大约两天就能把1800亩的麦田作业完,效率比人工高多了。”

兴桥镇作为全国闻名的联耕联种发源地,在农业发展之路上一直敢为人先。2017年,西移村瞅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的契机,大胆尝试“集体农场”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探寻联耕联种强村富民的新路子。经过多年耕耘,西移集体农场已颇具规模,成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


农场负责人吴少龙谈及今年的种植情况满是欣喜:“今年我们主推白麦50这个品种,和其他小麦品种相比,它的产量优势明显,每亩大概能增产100斤。通过集体流转土地,我们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采用现代化机械作业,不仅降低了成本,效益也大幅提升,农场每年收入都超百万元。”

集体农场的发展壮大,实实在在地反哺了乡村建设。西移村党总支书记苏志登翻开笔记本,一一细数着集体收入带来的变化:“自建立集体农场以来,村集体增收已经超过300万元。去年,用这笔钱新建了一条沥青水泥路面,还让全村居民免费吃上了自来水。今年,我们计划再投资100万元左右,把村里剩下的泥路都硬化,同时新建一座党群服务中心,让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从无人机高效植保作业,到特色品种种植带来增产增收,再到集体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西移村正以集体农场为有力抓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书写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精彩篇章。

文 图:李 盼 刘 颖

编 校:郭雨婷

责 编:张宏伟 黄 燕

审 核:刘友华 樊 颖

声 明:凡“射阳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射阳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15-89290569 0515-82486228

点个「在看 赞」再走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