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俨然成了岛内政治人物的紧箍咒,很明显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具备正当性,岛内多数人把其归结为政党恶斗,无论是发起者绿营还是对抗者蓝营,在民众看来无非就是在保自己的位置和维护政党利益。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蓝营县市长对于反制罢免并不是那么积极,首先并非攸关自身利益,而且还极有可能被冠上“过于热衷政党斗争”的大帽子;再者对于县市长而言,能解决市政问题可能更为实际,毕竟明年就迎来县市长改选,此时过度介入罢免确实不明智。
然而以上两点可谓都占全了的蒋万安,确实有点出人意料,其对于反制绿营罢免格外积极,甚至形成了蓝营反制绿营罢免的一个新机制。
那就是由市长牵头,与区域民代形成联动,同时再与不分区民代在声势上形成呼应,也由此台北市在岛内造就了一个蓝营反制罢免的立体防卫机制。
这也让蓝营其他县市区域民代无比羡慕,但也不得不说蒋万安为此冒着极大政治风险,在以往人们的印象中,蒋万安由于独特的成长背景,以及自身性格原因都给人一种软弱之感。可相比蓝营其他县市长,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的政坛老油条,蒋万安在蓝营处于危急时刻,展现出了自己的锐意进取和难得的霸气,这不得不说给了蓝营极大启发,岛内民众到底在想什么,或许该引发他们的深思。
吴思瑶与吴沛忆
不仅在防守上态度极为积极,台北市针对绿营民代的罢免也极为出色,目前绿营评估,台北市区域民代吴思瑶和吴沛忆被列为最危险被罢民代。当然面上看似罢免的攻守之间,都是民间团体在脚力,但这背后离不开县市长的态度。
也由此外界判断,不知不觉间蒋万安或许正在下一盘大棋,那就是要把绿色力量彻底赶出台北市,这对于蓝营反制罢免将起到标杆作用,毕竟作为省会的台北市绿营若一败涂地,难么必然会对其他县市产生连锁效应。
当然其中也有个例外,那就是“大同、士林”选区的王世坚,其一度被誉为“民进党最后的良心”,其理念也与绿营存在很大分歧,留着他对蓝营来说反倒是一个积极的变数。
更重要仅此一役,蒋万安必然会在蓝营中树立旁人难以超越的口碑,正所谓患难见真知。相比起不断算计的侯友宜和卢秀燕,蒋万安的无私、敢战的风格正在深入人心,不得不说必然会对其卸任台北市长后的政途,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
而岛内近日随着赖当局”关税危机“的爆发,也对大罢免的形势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有乐观的声音认为,大罢免最终恐怕会不了了之。也由此在很多蓝营区域民代中产生懈怠,认为绿营很难推动罢免到第三阶段,于是选择了对罢免议题进行降温,这与台北市的“热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蓝营高层也迅速给区域民代们敲响警钟,毕竟绿营掌握着强大的行政资源,即便罢免暂时受挫,但不排除后期他们采取更激烈的手段进行扭转,由此对蓝营来说没有松懈的空间,这也与蒋万安积极的态度形成了契合。
尽管蓝营不断淡化党主席人选,但无疑应对大罢免是最好的考量,事实证明朱立伦由于个人局限,对于反制罢免存在诸多误判。现在他无非就是在给自己进行救赎,即便应对罢免成功,恐怕也难以继续带领蓝营。也由此人们也把目光,放在了其他候选人身上,无疑蒋万安目前正在成为其中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