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这一份数据,心情有点不美丽了,真的是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热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个月的常态化词语,来自中国气象局披露:
今年3月份,中国气温总体偏高,有7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3月极值。
看到没?这3月我国都出现什么样子的热了,今年夏季是不是会更热吗?极端热会更加疯狂?
要是这样的话,大家真的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极端性气候变化的背后,着实可能带来更多的连锁效应。因为热一词语牵涉到了高温,降雨,干旱等问题,先看3月情况,
3月我国平均气温偏高!35度+不少
其实这会来看数据,不少人应该也不会感到意外了,因为大家都经历了3月,也知道3月天出现了非常热的情况,所以,数据只是给大家呈现出“到底热出什么状态”了,算是确定性的数据了。
根据我国的说明情况来看:
3月份,中国平均气温为5.2℃,较常年同期偏高0.6℃,呈“东高西低”分布,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大部、华东、华中大部、华南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和西藏中南部等地偏高1至4℃,西北地区中西部、西南地区中部及海南等地偏低1至4℃。全国有7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3月极值,其中云南盐津(38.6℃)、贵州罗甸(38.4℃)、广西西林(37.6℃)等68站日最高气温超过35℃。
看到没?最热的区域是在云南,差点都接近40度了,这让很多人不可思议,云南不是“四季如春”吗?这么热?
其实正常的,四季入春也只是说常态化的情况,并且云南那么大,也不是说某个点就不能热了,所以,正常看待就行。
而且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35度以上的区域也不少,都说明了热不是一个区域,而是多个区域。
虽然说3月也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寒潮,属于全国性的寒潮,但就是因为寒潮前的升温,导致了气温普遍性疯狂的状态,春夏秋冬可能在有些区域都1天变了。
所以,这都说明了其气候的变化非常突出,当然,在高温,寒潮的混战之下,其3月整体的雨雪发展也一般,3月份,我国平均降水量27.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3%,中东部地区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广西等地气象干旱持续。”这可以看得出来,3月我国的状态的确一般,没有什么突出性的过程。
然而,又是高温,又是少雨区域性发展之下,很多人都比较担心了。
那就是我国春季都这么热了,夏季还得了,那岂不更加热了,干旱,少雨的情况会变得更多吗?我们就继续看吧。
3月35度+不少!今年夏季更热?
的确,春季相对于一年四季来说,相对是比较温柔的季节,但3月才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出现了不少35度+的天气过程,这让很多人非常担心夏季的热,那夏季会不会很热呢?
其实这是一门学问,无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讲,夏季出现高温,这可以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夏季不热,什么时候热?这逻辑我相信大家都懂。
但只不过热会达到什么状态,这才是很多人最为在意的。我们抛开今年关于拉尼娜的效应问题,其实站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之下,都知道,这夏季的热可能就不会那么温柔了。
全球变暖的持续变暖,这一点没有任何的争议,在3月的时候,世界气象组织也发布了说明,那就是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进而加速冰川和海冰消融以及海平面上升,并使全球平均气温升温幅度进一步接近2摄氏度的关键“门槛”。
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平均气温高1.55摄氏度,打破2023年创下的最高纪录。而且此背景之下,极端性的气候也是呈现出更多的转变。
如在2024年之中,全球仅少数地区平均气温下降,而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地区因干旱出现粮食短缺,而洪水和野火迫使约80万人流离失所,人数之多创下2008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看到没?被气候变化的背后有多激烈,当然,2024年是厄尔尼诺发展的推动性因素存在。
然而,从全球变暖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是极端性气候增强趋势,所以,抛开今年说得拉尼娜,可能带来全面平均气温的下滑,可能不会比2024年更热,但极端性的气候可能也少不了,极端性高温,干旱,降雨都可能呈现出区域化的转变,我国也很早就发布预警了。
大家要注意了,2025年警惕极端水旱
的确,作为全球变暖的发展驱动,其实没有说明,大家应该也明白,极端性气候一年比一年疯狂了不少一样,至少很多人大体的趋势,体会是这样的。
而我国水利部在2月的时候,就明确发布了全年的预警说明,那就是2025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必须始终对水旱灾害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加快补齐补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短板弱项,着力提高水旱灾害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
所以,这说明了极端性的天气可能在2025年呈现出多发模式,并且最为关键的是“强发态势”。
当然,具体大家可能会问体现到什么点上,这个还真的无法精确,世界上也没有水可以给出精确的点,这需要近期发展的时候,做出更加好的研判。
所以,这里算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气候的极端性转变过程就行。
然而,大家看到的极端性气候越来越多一样,但人类其实也还是可以改变的,还是具有空间,那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多植树造林,只不过大家还未走到“一条道路上”,有些国家在努力改变,但也有国家继续保持排放,不然也不会看到效果。
所以,加强温室气体的排放,多植树造林等,人类改变地球的气候还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是“不在乎”的话,那也就没有办法了,联合国几乎每年都在针对气候发出预警。
但看起来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只能说,还没有伤到自己,只有可能伤到了自己,那也才会有所改变,这到底多久可以走到一条路上,这还是未知数。
只能期待这一天早点来吧,不然极端性气候更多,每年因为气候变化的死亡人生更多,而不是减少,这就是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