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变得越来越多?来自《自然》杂志发表新研究指出,通过追踪过去7000年中的数据变化情况来看,厄尔尼诺的频率在不断增多了。
当然,这也让很多人想到了?我们才经历了拉尼娜现象,是不是意味着下一波厄尔尼诺又要来了?
下面我们就先看看在这一项研究的结果,只能说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的发展,极端性气候变化过程在这两种气候因子之下,也变得更加复杂。
7000年数据证实!厄尔尼诺变多了
首先简单说明一下,厄尔尼诺的概念性问题,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其成因为沃克环流圈东移,相反,就是我们说的拉尼娜现象。
然而,在厄尔尼诺出现之后,对气候的波动性非常强,人类经历的2023年,2024年,就是因为厄尔尼诺等气候因子的发展,导致全球气温一次又一次的上升。
而且在出现之后,也导致了更多极端性的气候转变过程,影响可以说非常大。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与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共同推动了2024年的极端高温,同时,也引发了全球不同区域的更多极端性降雨,干旱等问题出现,因为极端化的活动主要呈现出区域性的转变。
所以,厄尔尼诺的发展,对整个地球来说,都不是好事情。而这一次,研究居然发现了厄尔尼诺的频率在上升,这是什么原因?
从研究的情况来看,正常情况来说,无论是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一般都是在2到7年发生一次,并且具有规律性的活动。
但是在通过在过去约 7000 年里,多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与单年份的ENSO 事件比例增加了 5 倍,ENSO 周期变得更长(从 3.5 到 4.1 年),也就是说起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在发生改变,并且其持续时间更长的厄尔尼诺事件似乎比过去更频繁。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按照最终的结论来看,可能是与地球轨道的变化有关,这改变了照射到海洋上的阳光量。
同时,为了验证其准确性,团队计划在他们的模拟中添加更多数据,以尝试估算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发生的改变。
所以,厄尔尼诺不断增多,其根本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还是无法肯定性的确定,只能说其变化复杂,只能继续看看未来的情况吧,
我们才经历了拉尼娜,是不是厄尔尼诺要来了?
的确,全球才经历了一次“弱拉尼娜”现象,并且依照数据来看,其转向中性状态发展了,那后续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发展。
似乎也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点,因为出现厄尔尼诺,出现拉尼娜是影响不一样的,那是不是厄尔尼诺又要来呢?
其实从已经给出的预警情况来看,恰恰相反,根据我国,NOAA共同发布的预警数据显示,2025年双重拉尼娜现象可能出现。
我国指出——预计2025年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状态,秋冬季存在再次转冷的可能。
而NOAA在前面发布的预警说,今年有40%的概率呈现出中性,或者是拉尼娜的现象。
看到没?大家别急,厄尔尼诺的到来概率是极其的低,大概率2025年或现双重拉尼娜,这样的话,大家又要做好准备了。
这相对于我国来说,只要拉尼娜在秋冬季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也是非常明确的,要是没有出现的话,那影响也就不大了。
但从趋势来看,2025年的双重拉尼娜苗头很强,至少从我国,NOAA给出的预警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锁定的。
如果双重拉尼娜出现,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拉尼娜发展之下,主要是呈现出复杂变化过程,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海洋上热带气旋可能数量偏多,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
此外,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易偏北,夏季雨带偏北,我国容易出现“南旱北涝”格局。
所以,其实在我们本轮已经经历的拉尼娜现象之下,大家就要注意“南旱北涝”格局,并且对于夏季来说,也是如此。
而且从才结束的拉尼娜转变过程的效果来看,不少人也看到了这样的局面,那就是我国南方少雨的模式。
这也说明了在2025年的气候变化,南方降雨可能更加容易偏少,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国水利部才发布的预警说明。
那就是在2025年汛期,长江流域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流域降水量正常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汛期6到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少,其中,长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少,中游干流附近偏少可能达2成以上。
所以,我国南方看上去今年又要出现少雨的模式,大家要做好准备,提前做好少雨的防御可能性。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其气候呈现出波动,也有可能在短期出现强降雨的发展,这只是一个趋势,大家参考下为准。
不得不说,气候的复杂性本身在全球变暖之下,就比较复杂了,而在拉尼娜或者厄尔尼诺的扰动之下,其也变得更加复杂,中规中矩的趋势就是——极端气候变多,极端天气变多了。
至少站在全球变暖的角度上来讲,都是呈现出这种模式,这一点应该没有多少人质疑吧?
所以,全球变暖的改变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人类需要加速因对气候变化模式,这样无论是有没有拉尼娜,厄尔尼诺的发展,整体的气候都可能相对更加稳定一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反正,保护地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已经是一次又一次的说明了,到底能不能改变,让地球稳定,这也需要大家一起动手,一起努力才行,只要无法逆转,未来的极端性气候可能会变得更多,只有强,更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