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两位老人自知去日无多,就趁有生之年从千里之外赶到儿子的墓地,他们一左一右,在墓碑前照下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
这两位老人分别叫曹启东和郝钦敏,而他们的儿子叫曹刚,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位老人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但若是问他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在想什么时,或许他们会表示,在想儿子曹刚。
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能出门的机会越来越少,曹启东便和妻子郝钦敏从老家四川汉源赶到了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这相隔有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也未能阻止两位老人想念儿子的心。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和儿子照一张全家福,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身子骨又大不如从前,生怕再也没法来看儿子曹刚一眼,于是便趁着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安排了此行。
在去之前,曹启东穿了一身特别的衣服,并带着妻子拿着当时曹刚所写下的遗书经过长时间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曹刚墓前,两位老人先是将早已准备好的鲜花、酒水和糕点摆在了墓前。
接着,老人又将一直紧紧抱在胸前的曹刚的照片放在了墓前,他们看着曹刚的照片沉默了许久,而曹启东老人所穿的那件特别的衣服,就是一身军装。
并且在其胸前,有各种勋章,这都是他的功勋,是他的荣耀,如今他戴着自己一生的荣耀来到了儿子曹刚面前,眼眶泛红,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曹启东与郝钦敏老人站累了就干脆一左一右的坐在了儿子曹刚的墓前,静静的坐了许久。也是在这时候,曹启东老人开始回忆儿子曹刚生前的种种。
由于曹启东就是一位战士,他曾参与过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保家卫国,所以在曹刚已满18岁时,他就把曹刚送到了部队,并对其嘱咐:
儿子,一定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大男子就应该在部队里报效祖国!
对于父亲的嘱托,曹刚不敢忘也不会忘,因此到了军营,只要有需要,他总是第一个跑在前头,他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当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曹刚也随着部队来到了前线。
在战场上,曹刚没有丝毫畏惧,虽然其年纪小,但他却一身壮志,1979年2月17日,敌人突然对曹刚所在的部队发起猛烈攻击,当时曹刚身上已经受了两处枪伤,分别在小腿以及臀部。
但枪伤的痛苦并未使曹刚退却,原本他应该被送到后方就医,但他为了多一个人战斗为了帮战友分担火力,便选择坚持到最后,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
曹刚牺牲后,其战友便在他鲜血染红的胸前发现了两样东西,一是其死前写下的入党申请书,二是其写下的遗书。
在曹刚所写下的遗书中,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请组织把我生前所用过的东西转寄给我的父母,并告诉他们:
你们的儿子是为祖国领土完整,打击侵略军而死,是多么的光荣自豪,也是当父母的光荣与骄傲。
其战友看到这番话后,顿时情绪难以自控。而部队也按照曹刚的遗愿将其所有物品送还给了曹父曹母手中,并给其追封为二等功。
当曹家二老看到部队送回来的曹刚遗物后,其母郝钦敏哭的不能自已,而其父曹启东一时也久久开不了口。
是的,虽然在他们将儿子送去参军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还是无法接受的。
虽然,儿子的牺牲令这位从戎9年的老人难过不已,但并未击退曹启东保家卫国的心,在曹刚去世几年后,曹启东再次将自己的一双儿子一同送到了部队。
而这两个孩子确实也争气,一直以哥哥曹刚为偶像,在部队上做出极大的贡献,但这时间一长,曹家二老看着这一双儿女生活幸福时,想起大儿子的时间便越来越多。
于是,他们便决定在自己有生之年再看一看那个逝去多年的儿子,希望能再拍一张完整的“全家福”。就此,二老便踏上了相隔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终于来到了曹刚面前。
曹启东的胸前挂满勋章,他在曹刚面前站了许久,看了许久,虽然时有叹息,但其心中是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和骄傲的。
由于来这一趟属实不易,或许这一次便是二老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于是,两人便一左一右的做在曹刚墓前,陪伴了他许久,也照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