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愿意,我甚至可以让一只猴子来当俄罗斯的总统。
嚣张吧,够嚣张吧,说这句话的人名叫别列佐夫斯基。
可能很多人不知晓他是谁?俄罗斯总统普京大家都知道吧,别列佐夫斯基曾经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
“猴子”虽然不是指普京,但也发生在他那个时代,可见别列佐夫斯基的能量之大。
可惜的是,如此权倾俄罗斯的人,最后却下场凄惨,死得不明不白。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故事。
01
别列佐夫斯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句话形容得非常贴切:
如果他没有从商的话,应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数学家。
俄罗斯曾有7大寡头,其中6位都可以说是纯粹的商人,别列佐夫斯基却略有不同。
他曾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在学术领域取得过很多成就,若能继续熬下去,职称、荣誉都不会少。
但,这个家伙爱钱、爱权,而且眼光还很毒辣。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不过谁都没想过这个庞大的帝国会倒下。
别列佐夫斯基并不这样认为,敏锐嗅到国家正处在崩溃的边缘,随时都可能倒下。
一旦倒下,像他这种公务员必然会被波及,与其等待危机的发生,不如自己主动改变。
不久便辞去教授的铁饭碗,转头做起倒卖物资的生意,尤其是汽车。
苏联解体前进行过许多改革,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导致国内物资短缺。
别列佐夫斯基抓住这个机会,靠着倒卖汽车赚取第一桶金,手段、方法很简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他先收取消费者的定金,拖上几个月再付给工厂钱。
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原本的100块钱,几个月后只值十几块。
别列佐夫斯基只要在这中间一运作,油水不全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这只是早期的一个赚钱渠道而已,连小打小闹都算不上。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依然存在庞大的获益者。
苏联虽然只存在短短的几十年,但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不可估量。
这些财富本应属于全体苏联人民的,奈何却被少数利益团体啃食殆尽。
他们如吸血鬼一般,趴在这个红色的巨人身上可劲吸血,甚至连骨髓都不放过。
数量庞大的吸血鬼中,又以七个个人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就是俄罗斯初期的七寡头,别列佐夫斯基也是其中之一。
苏联解体之初,政治、经济和民生等都很混乱,别列佐夫斯基浑水摸鱼贿赂大量的官员,获得“走后门”的特权。
在资本市场上,以“抄底”的价格收购优质国有资产,不仅获得大量“现金流”,未来这些资产升值是必然的。
90年代中期,别列佐夫斯基控股的银行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金融机构。
以此为依托,先后以低价买下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俄罗斯民用航空,成为两家公司最大的股东。
有了钱就想要点权,他又买下许多媒体、电视台和报纸等,成为传媒界的大佬,掌握俄罗斯社会的舆论。
如果对别列佐夫斯基做一个总结,有一句话很贴切:
他是社会主义苏联人,向俄罗斯资本主义转变最成功的代表。
一时间风头无量,甚至连叶利钦都不得不给三分颜色,从接下来的一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来。
02
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迎来连任危机,原因很简单。
执政的这几年里,俄罗斯民生凋敝、物资匮乏、经济萎靡不振,老百姓怨声载道。
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支持,他想要实现连任很难、很难。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真理只掌握在20%的人手里”,只要能掌握着20%的人,实现连任也不是不可能。
叶利钦开始寻找强援,一番查找下,目光瞄准国内的七大寡头。
国家大选之前,他将七位寡头叫到莫斯科郊区的贝科沃庄园,进行了一番秘谈。
具体谈了什么内容,外人无从得知,只知道七大寡头与叶利钦联手了。
那些日子里,前者靠着背后的资源不断给叶利钦造势,最终把他推向总统的宝座。
叶利钦的要求已经达成,七寡头的条件自然也需要满足。
大选之前,俄罗斯民众早已对七寡头不满,要求政府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经济调查。
叶利钦上台之后,开始为富豪们的利益洗白,亦或者说将他们的财富合法化。
短时间内就签署并通过各种法案,这些法案、条例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可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承认七寡头的财富合法,取消对他们的经济审查。
这也仅仅只是开胃小菜,后续的操作才是硬菜,即以最小的代价窃取最大的利益。
叶利钦第二任期内,与七个寡头几乎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方面侵吞国有资产,一方面联手铲除对手。
这些被清理掉的政治、经济对手,他们手里的优质资产,自然也成为七位寡头的美味佳肴。
我国隋唐时期,天下名义上是杨家、李家的,但背后的名门世家不可小觑。
隋朝是如何灭亡的,有人说是杨广昏庸,真正的原因是名门世家联手将其推翻,可见其力量之强、影响力之大。
俄罗斯与七寡头何尝不是如此,俄罗斯名义上属于全体俄罗斯百姓,实际上受七寡头暗箱操作。
权力、财富不断膨胀,政界、商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盘根错节难以撼动,时不时还出来干预政治。
其中,以别列佐夫斯基最典型。
借助自己手里的媒体、报纸和电视台,不断为自己宣传、美化,成为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996年,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后又成为独联体国家执行秘书长。
即便如此还不满足,大量贿赂官员、扶持新人,军队里都有他的人。
当时,还获得一个绰号“克里姆林宫的红色教父”,跺跺脚俄罗斯政坛都得颤三颤。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开,物极必然反,随着普京时代的到来,七寡头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
03
叶利钦即将退居幕后时,别列佐夫斯基想扶持一个“傀儡”,好保障自己的利益,岂料普京异军突起。
苏联解体前,普京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克格勃,解体后还开过一段时间的出租车,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二次进入政坛后,地位却像坐火箭一般上升,深受叶利钦的重视,有意培养为接班人。
普京这个人极具个人魅力,政治作风十分强硬,还带兵平定车臣的乱局,一时间赢得俄罗斯百姓的支持,成为新总统。
即便如此,七寡头也没将他放在眼里,这也很好理解。
成为总统之前,普京也一直在蛰伏,像叶利钦一样对待国内的寡头。
以至于给外人造成一种假象,这个小伙子也不过是个提线木偶罢了,木偶、傀儡会被重视吗?显然不会。
但,寡头们错了,示弱不过是普京的伪装,他是一个不能接受控制的人。
上位初期普京对内、对外实行一系列积极的举措,与欧美国家达成合作,改善俄罗斯国内民生,积累了大量威望,地位慢慢稳固下来。
接下来,就开始收拾那些不可一世的寡头们了。
2000年7月,普京“先礼后兵”,与寡头们在克里姆林宫聚聚餐、谈谈心。
核心内容就是,你们插足政治、贿赂军队,我有点不放心。
只要你们退出政界、商界,并出售经济、民生等关键领域企业的股份,我可以保证你们退休、安享晚年。
寡头们趾高气扬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窝囊气,而且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
别列佐夫斯基,第一个就站出来怒喷:
不要觉得当了总统就有多了不起,如果我愿意,我甚至可以让一只猴子来当总统。
很显然,“礼”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只能走“兵”这条路了。
很快俄罗斯国家安全局开始对寡头进行审查,他们的屁股怎可能干净,轻轻松松就查出一大堆罪名。
尤其是别列佐夫斯基,他本来就是靠投机发家,贿赂官员侵吞国有资产,更经不起调查。
没了倚仗,2001年出逃英国,还叫嚣着出资10亿准备推翻普京。
这个时候的普京,已经不是刚上位时的小伙子了,早已掌握政治、军事、经济和民生大量的资源。
这个时候的别列佐夫斯基,也不再是往年的那个寡头,政界、军界、经济和民生等各领域的资源皆被清除一空。
赢,肯定是赢不了,只能不断在国外上蹿下跳,发表一些有关普京的负面评论罢了。
破船还有三斤钉,别列佐夫斯基虽然落魄了,但晚年生活依旧不错。
在伦敦有一栋别墅,也无需为衣食住行担忧,只可惜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久。
2013年3月23日,伦敦郊区的一栋别墅内发现一具尸体,而他就是别列佐夫斯基。
英国警方通过调查,发现他身上有多处瘀伤,肋骨上也有裂痕。
民众本以为能吃上“大瓜”,结果雷声大、雨点小,不久英国警方草草了事,至今真相如何都不清楚。
叱咤风云的寡头别列佐夫斯基,落得这样一个结局,实在是让人唏嘘。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