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我们都会怀念那些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热血和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现在网上很多朋友们说,清明小长假去扫墓和踏青是一个家族活动。有的朋友堵在路上,有的朋友吃着加了色素的青团正在生气,还有南方朋友们说要用GPS找太公,因为山上的林木太深,还有的朋友说他们的“拜山”活动之后就是野炊……


那么我们也不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想为亲人奉上一束鲜花,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地方。所以将心比心,全社会要团结起来,帮助无名的烈士寻找到他们的亲属!虽然过去说“何须马革裹尸还”,但那是对于出征的英雄本身而言,如果是等了他们很久很久的亲人,谁都会希望能够入土为安。


由于历史和一些其他条件的限制,很多英烈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有一些找到的烈士遗骸,无法确定其身份。这个时候,现在的科学技术就可以帮忙了。我们由于社会上有一些营销号的片面宣传,使人们产生了一些误解,他们以为查基因或者是把基因信息送到海外“共享”,可能是件错事,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DNA的技术除了在医疗和案件侦查(比如寻找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等等方面,在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身份确认这个工作也能大显身手。

下面,我们就简单梳理一下常见的技术手段和大致的应用流程。也有很多单位或者是烈士陵园,会帮助一些有需要的社会上的人士提交寻亲的申请,之后开展一些工作。

我们以前提到的抗美援朝的烈士和刘老庄82烈士的落实身份工作,就是通过各种积极的走访调研和检测,可以落实一些烈士的身份。

首先在技术原理的方面上我们要落实DNA的对比的基础条件。通俗的话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提取烈士遗骸当中的DNA样本,比如骨骼或者牙齿当中的,然后与疑似的可能的亲属人士检测比对。由于历史条件的因素,有些人可能没有留下直系的子女,那么就找他们的兄弟姐妹留下的子女,比如说他们的堂表亲。这样就可以寻找遗传标记的匹配性。

然后常用的技术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Y染色体(父系溯源)、线粒体DNA(母系溯源)等,如果能提到合适的检材,就能有一个正确的结果。

如果需要做的是降解DNA,通俗说就是保存的很不好了,那就需要以下的技术手段。

烈士遗骸可能因年代久远或环境因素导致DNA降解,需采用的是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可对微量、碎片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当然是全基因组扩增(WGA),就是扩增极微量的DNA以提高检测成功率。

具体到操作流程的话,需要从烈士的遗骸当中选择保存比较好的部位,例如牙齿的牙髓或者长骨的骨干,使用硅胶吸附法或者磁珠法纯化降解DNA。之后,可能还要建立无名英烈的DNA数据库,将烈士的STR、SNP、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数据录入专用数据库,供长期比对。因为比如有同一个疑似的条件,在同一个地区可能有好几家失去了亲人的家庭,大家就都可以去比对一下。

准备好英烈的DNA之后,当然就是要对认亲的亲属的DNA采集,然后进行比对。当然是由近及远的原则做血液或唾液样本(STR比对),直系亲属优先,如果有子女排第一,如果没有的话,可能有兄弟姐妹留下的侄子女,外甥女之类的。若无直系亲属,通过旁系亲属补充,可通过Y染色体(父系家族男性成员)或线粒体DNA(母系亲属)缩小范围。结合族谱和DNA数据,重建烈士可能的家族分支,这个就是烈士的家系重建工作。

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辅助。例如要利用人口遗传学的数据库(如中国人群STR频率库),提高匹配准确性。还有,我们可能需要通过算法分析远亲的DNA共性,比如共享的罕见的等位基因。

那么在近些年我们社会上已经有了成功的实际的案例。比如中国抗美援朝烈士寻亲的工作。中国退役军人事务联合科研机构通过从国外带回来的烈士遗骸当中提取DNA,并和全国范围内的需要寻亲的志愿军家属进行比对,截止到目前已经成功确认了多位烈士的身份,当他们的家庭找到了亲人,让英雄能够回家。

在工作上肯定也是有一些挑战的,比如说目前在技术上可能还有一些难点,比如DNA严重的降解。可能需要多次重复实验,在程序上就比较辛苦一些,但是这项工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再苦也比不上英雄前辈浴血奋战的苦。

还有一个问题是亲属方面的缺失,有一些英烈确实走的时候很年轻,没有直系的后代,需要依赖旁系亲属或者是地方上的族谱来推断可能潜在的亲属,这样寻找起来就有一些难度。 最后当然是要注意到相关的伦理问题,比如说尊重家属的个人隐私,工作中相关信息需要模糊化,意思是如果相关当事人不想发新闻的话就不要透露给媒体,因为很多英烈的亲属后代也是中老年人,要照顾他们的感情,不要受到二次伤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相关的社会人士想参与的话应该怎么做?那就是像开始说的这样一个是官方途径,要联系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或者是烈士陵园,让他们帮助看看提交寻亲的申请,寻找相关的正规途径。第二就是要参与国家组织的英烈DNA数据采集的正规项目,比如“为烈士寻亲”的专项行动。

当然也有一些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正在行动,比如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的实验室,还有中科院古DNA实验室等等一些机构都在提供技术的支持。还有一些了不起的公益组织,比如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也在协助信息的收集和传播。

最后在伦理和法律上需要注意的就是知情同意原则,需要征得烈士家属同意方可进行DNA检测的收集和信息公开。还有严格的数据保密,比如英烈的DNA数据仅仅用于寻亲的目的,不能滥用。对遗骸的尊重也要做到,就是提取DNA之后根据相关流程妥善安葬,要符合我们的公序良俗和法规的要求。当年他们为国而战,如今叶落归根,要让他们得到安息。

用采集DNA的方式通过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让烈士的英名和事迹得以回归我们的家国民族记忆,让他们回家,让他们的亲人能够有所慰藉不留遗憾,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也符合我们的历史传承要求,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这项工作是功德无量的,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