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4个维度,全面讲解~

撰文|南总内分泌科 陈钡钡 李佳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关注饮食、血糖、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然而,骨骼健康这一“隐形战场”却常被忽视。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2~12.3倍[1]。那么,合并糖尿病的骨质疏松患者如何科学补钙?本文将从病理机制、营养策略、生活方式干预到药物选择,系统解答糖尿病患者的补钙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方案。

一、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骨质疏松

许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却不知糖尿病患者也是这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 T1DM )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者分别占55.6%和34.3%[2]。长期高血糖会通过多种机制损害骨骼健康:

1

糖毒性损害骨细胞

持续高血糖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骨骼中堆积,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以及I型胶原蛋白交联活性,使骨骼脆性增加[3]。同时,高糖可导致成骨细胞能量代谢异常,致使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造成骨代谢失衡[4]。

2

钙流失加剧

高糖可使葡萄糖经尿液大量排出体外,而渗透性利尿又进一步促进尿钙排泄及低钙血症,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强破骨细胞活性[5]。

3

胰岛素不足/缺乏

胰岛素可降低成骨细胞凋亡率,并与成骨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胶原合成[6]。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足以维持该合成过程,且胰岛素的缺乏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低水平都抑制了间充质干细胞(MSC)向成骨细胞的终末分化以及成骨细胞活性[7, 8]。

4

其他

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如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可引起骨组织局部血供不足和神经营养障碍等变化,从而加重骨量丢失[9]。此外,DM治疗过程中可能诱导低血糖发作,致使跌倒相关骨折风险增加[10]。

二、合并糖尿病的骨质疏松患者如何科学补钙?

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基本要素,是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9]。同时,补钙还有益于葡萄糖代谢。一项中国人群的队列研究提示,女性膳食或总钙摄入量与T2DM风险呈负相关[11]。因此,补钙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骨质疏松患者非常重要。

补钙并非简单的“吃钙片”,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量:

1

是否需要补钙?

  • 评估缺钙风险: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间接影响骨骼健康;合并糖尿病肾病者需谨慎补钙,避免加重血管钙化风险。

  • 建议检查指标:定期检测血钙、尿钙、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及维生素D水平。

2

补钙的推荐方式

(1)优先食补

  • 骨质疏松患者应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动物性食物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120~150g/d,推荐摄入牛奶300~400ml/d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12]。研究表明,膳食钙摄入量应尽量达到750mg/d;当膳食钙摄入量从低水平增加到750mg/d时,高血糖风险可明显降低[13]。

  • 高钙食物:低脂牛奶、无糖酸奶、豆腐(北豆腐含钙量更高)、深绿色蔬菜(如芥蓝、苋菜)、坚果(如杏仁)。

  • 注意搭配:避免与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同食,以免影响钙吸收;适量补充维生素D(日晒、深海鱼、蛋黄)促进钙利用。

(2)钙剂

  • 类型:碳酸钙(需胃酸帮助吸收,随餐服用)、柠檬酸钙(适合胃酸缺乏者)。

  • 剂量:中国居民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2000mg[14]。若饮食中钙不足,可补充300~600mg/天的钙剂。

  • 禁忌:肾结石或肾功能不全者需医生指导下使用。

3

警惕补钙误区

  • 误区一——“喝骨头汤补钙”:骨头汤钙含量极低,且富含油脂和嘌呤,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增加血管钙化、便秘甚至心血管风险。

三、综合管理骨骼健康

除了补钙,糖尿病患者还需多维度维护骨骼:

1. 控糖是根本: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4.4~7.0mmol/L,餐后<10mmol/L),减少高血糖对骨骼的损害。

2. 适度负重运动:快走、太极拳、抗阻训练等可刺激骨形成,T2DM患者至少应达到150min/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15]。

3. 预防跌倒:居家环境防滑、穿防滑鞋,定期检查视力及神经功能。

4. 药物干预:确诊骨质疏松者,医生可能开具双膦酸盐、降钙素、地舒单抗等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 糖尿病肾病:3期及以上患者需限制磷摄入,避免选择含磷的钙剂。

2. 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日摄入足够的钙(1200mg/d)和维生素D(800IU/d)[16]。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补钙同时注重蛋白质摄入(每日1.0~1.2g/kg体重)。

3. 孕妇/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加剧骨流失,需加强监测。

五、结语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关注血糖,骨骼健康同样不容忽视。通过科学评估、合理补钙、控制血糖及综合干预,糖友完全可以筑牢“骨骼防线”。建议与主治医生、营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让补钙真正成为健康管理的助力而非负担。

审核专家


李 佳

  • 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常委

  •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

  •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 近年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5项 授权专利8项

  •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 多份SCI杂志审稿人

参考文献:

[1] PAN Q, CHEN H, FEI S, et al. Medications and medical expenditures for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in Beijing, China: A retrospective study[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3,206:110980.DOI:10.1016/j.diabres.2023.110980.

[2] HU Y, LI X, YAN X,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spectrum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1 diabetes,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and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1,37(3):e3390.DOI:10.1002/dmrr.3390.

[3] PARK S Y, CHOI K H, JUN J E, et al. Effects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on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J]. J Korean Med Sci, 2021,36(37):e239.DOI:10.3346/jkms.2021.36.e239.

[4] 刘飞, 刘志强, 曹东阳. 从“缺氧—高糖”轴探讨补肾健骨汤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糖代谢、骨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37(10):1682-1684.DOI:10.13422/j.cnki.syfjx.20230939.

[5] 谭文彬, 李佳, 刘明玉, 等. 糖尿病及降糖药物对骨代谢及骨折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4,45(01):44-48.

[6] WANG D, DANG C X, HAO Y X,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steoporosis and Cushing syndrome based on bioinformatics[J]. Medicine (Baltimore), 2022,101(43):e31283.DOI:10.1097/MD.0000000000031283.

[7] 杨艳君, 何启胜, 刘君. 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 安徽医学, 2024,45(01):44-47.

[8] MURRAY C E, COLEMAN C M. Impa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Bone Health[J]. Int J Mol Sci, 2019,20(19).DOI:10.3390/ijms20194873.

[9]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等. 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35(7):535-547.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9.07.001.

[10] FERRARI S L, ABRAHAMSEN B, NAPOLI N,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one fragility in diabetes: an emerging challenge[J]. Osteoporos Int, 2018,29(12):2585-2596.DOI:10.1007/s00198-018-4650-2.

[11] MUNOZ-GARACH A, GARCIA-FONTANA B, MUNOZ-TORRES M. Vitamin D Status, Calcium Intake and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An Unresolved Issue[J]. Nutrients, 2019,11(3).DOI:10.3390/nu11030642.

[1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39(5):377-406.DOI:10.3760/cma.j.cn311282-20230321-00122.

[13] HAJHASHEMY Z, ROUHANI P, SANEEI P. Dietary calcium intake in relation to type-2 diabetes and hyperglycemia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J]. Sci Rep, 2022,12(1):1050.DOI:10.1038/s41598-022-05144-8.

[14]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15]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16(6):616-647.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528-00294.

[16]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中国老年,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分会, 等.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61(1):12-50.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1027-00751.

本文审核丨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佳 责任编辑丨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