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门诊医生经常能听到患者问:“我明明是关节痛/皮疹/肌肉无力,为什么医生让我查肺部CT,是不是过度检查了?”

其实,这背后和结缔组织病的一种并发症——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有关。了解了它,你心中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介绍,CTD-ILD是紊乱的免疫系统“误伤”了肺组织的结果。

一、来自免疫系统的“友军炮火”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类以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的疾病,包括了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肌炎/皮肌炎等一系列疾病。

这些疾病看似以关节、皮肤或肌肉为主要“战场”,但肺组织也可能会被“误伤”,这是因为,肺是全身血供最丰富的器官之一,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血管内皮等结缔组织成分,当免疫紊乱时,肺间质(肺泡之间的支撑结构)可能成为其攻击目标,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出现CTD-ILD。

二、肺间质病变的“隐秘信号”

CTD-ILD早期症状隐匿,常被原发病症状掩盖,当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时需警惕存在肺部受累:

1. 进行性呼吸困难:最早可能是爬楼时明显气短,之后会逐渐发展为平地行走甚至休息时呼吸困难;

2. 干咳:出现反复刺激性干咳,夜间症状更重,普通消炎止咳药等治疗无效;

3. 杵状指和指甲发绀:肺间质病变晚期可能出现手指末端膨大、指甲发紫等缺氧表现。

当怀疑存在CTD-ILD时,需要利用一定的“侦查手段”进一步确认,其中包括:

1. 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肺间质病变的金标准,可以直观发现“磨玻璃影”“网格影”等特征性CT表现;

2. 肺功能检查:DLCO(弥散功能)下降常早于常规肺活量异常;

3. 抗体检测:风湿疾病相关抗体如ScL-70等阳性提示合并肺间质病变的高风险,需要定期复查影像学。

三、CTD-ILD治疗的“双面作战”

对于CTD-ILD患者在治疗方面需“两手抓”:

1. 控制原发病: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2. 抗肺纤维化: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尼达尼布、吡非尼酮等可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患者预后;

3. 长期居家氧疗与肺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反复急性加重。

在上述治疗过程中需警惕感染的发生,由此不难看出,风湿免疫科、呼吸科、影像科、药剂科、感染科等多学科协作(MDT)在患者个体化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风湿免疫科CTD-ILD MDT团队

四、患者自我管理的“三大纪律”

对于一个CTD-ILD患者而言,优秀的自我管理对于疾病预后至关重要:

1. 定期随访: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结缔组织病患者尤其是硬皮病患者也应每6-12个月复查1次HRCT和肺功能;

2. 严防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尽早接种流感疫苗等,减少急性发作诱发因素;

3. 戒烟限动:吸烟会加速肺纤维化,需患者积极戒烟;在急性发作期需限制剧烈运动,稳定期可适度肺康复训练。

CTD-ILD就像免疫系统在肺部点燃的“慢火”,风湿科医生的任务就是尽早扑灭火苗,保护肺功能。如果您患有结缔组织病,请一定关注您的呼吸变化,配合医生定期筛查肺部病变,医患携手,保卫您的健康。



▲风湿免疫科医疗团队

参考文献

邹庆华 , 路跃武 , 周京国等.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 2022,61(11): 1217-1223.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文晨曦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