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林草部门联合相关县区构建起“监测预警—防控处置—科普宣传”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已在重点区域布设红外相机147处,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累计投入48万元实施防控设施建设,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在监测预警层面,兰州市搭建“天—空—地”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利用无人机、147处重点区域布设的红外相机等设备,实现对野猪等野生动物活动的动态监测。尤其在连城、兴隆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优化点位布局,构建重点监控网络,实时掌握其活动规律。

七里河与榆中作为重点防控县区,已建成1处防害廊道、5个避险小屋,架设近9公里铁丝网围栏,并配备声光波驱兽器等设施,降低人猪接触风险。科技赋能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榆中县在百合种植区设5公里铁丝网物理隔离,七里河区运用声光波驱兽设备并建立2处电子监测陷阱。同时,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以《补偿工作手册》规范理赔流程。

构建体系过程中,兰州累计投入48万元用于防控设施建设,既保障了群众安全,又维护了野生动物栖息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