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鼎的层峦叠嶂之中,隐藏着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村庄——古岭村。这里正以一场“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实验”吸引着外界的目光。作为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所在地,古岭村不仅肩负着守护南溪水库“一池碧水”的重任,更通过茶产业的创新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点击观看视频↓
这个坐落在桐山街道西北部的山区村、库区村、老区村,平均海拔45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市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地带。然而,曾几何时,优越的生态环境却成了发展的“紧箍咒”,水源保护区的限制让古岭村的二、三产业及涉及养殖的第一产业发展受限,村财收入微薄。
面对困境,古岭村积极开拓发展思路,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在“一片金叶子”上做起了文章。2021年,在村集体茶园无人租、村茶厂无人办的困境下,古岭村党支部带领村支委、党员、乡贤,组织成立领办的合作社,将村集体的茶园以每年10万元的租金租给合作社,并引进了龙头企业品品香注资,共同办茶厂,“古岭模式”的框架初步搭建起来。
生态保护虽限制了工业发展,却为古岭村的茶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合作社设立党员示范茶园,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及有机肥应用,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建立党员监督机制等措施,形成党群共治的茶园生态管理模式。
在品品香的支持和推动下,古岭村291户茶农和合作社签订了管理协议,创新了茶园管理联保机制,推动村民之间互相监督,有效保障了茶叶的品质,推动了茶叶生态价值的实现。茶青收购后,利用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智能萎凋系统将精准控制茶叶的失水过程,自动化流水线则高效完成了从鲜叶到半成品的转变。生产出的半成品原料,全部由品品香包销,彻底解决了茶叶销路的后顾之忧,也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如今,古岭村可年产茶叶400吨,茶产业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343户茶农人均增收3000多元,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余人。村财收入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元。
经济富裕了,古岭村并没有忘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们秉持“大古岭”理念,带动村民参与美丽家园建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库区文化精神,全面推进“生态古岭”建设。以茶破困,古岭村正书写着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绿色答卷”。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林婷婷
编导:张静宁
摄像:张怀洁
配音:霍笑卉
监制:黄益升
总监制:王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