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也门胡塞武装军方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高调宣布,该组织在过去24小时内第三次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美国海军“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队。胡塞武装还使用多架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雅法地区的军事目标。
特朗普(资料图)
自2025年3月15日美军对也门发动大规模空袭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就展现出了强硬回击的姿态。据外媒统计,美军这轮空袭至今已造成也门至少65人死亡。而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4月1日表示,3月15日以来,美军对也门发动了超200次空袭。如此高强度的空袭,并未让胡塞武装退缩,反而激起其更猛烈的反抗。
在3月16日至18日,胡塞武装就连续四次对“杜鲁门号”航母发动攻击。3月30日,胡塞武装宣称当月第10次袭击美军航母;到了4月2日,更是24小时内三次猛攻“杜鲁门”号航母及其随行舰只。尽管美军凭借先进的防御系统,目前尚未证实航母因这些袭击而受损,但胡塞武装频繁发动攻击的行为,已然极大地冲击了美国海军在该地区的威慑力。要知道,“哈里·杜鲁门”号可是美军现役先进的核动力航母,其承担着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威慑任务,如今却被胡塞武装持续针对,这让美国的面子有些挂不住。
特朗普(资料图)
胡塞武装的袭击手段多样,主要依靠导弹和无人机。其使用的导弹价格从数千到数万美元不等,无人机也是相对简易、成本较低的类型。但就是凭借这些看似简陋的装备,胡塞武装给美军制造了大麻烦。在这场较量中,美军为了拦截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不得不动用昂贵的防御系统。例如,美军发射的标准6型反导导弹、标准2型防空导弹单价高达数百万美元,而胡塞武装发射一枚导弹,美军就得耗费大量资金进行拦截,这让五角大楼在财务上压力山大。美军最初依赖昂贵的标准导弹进行拦截,后来为降低成本,尝试使用F/A - 18战机携带的AIM - 9X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甚至采用APKWS半主动激光制导火箭弹。即便如此,美军在防御过程中还出现过误判,比如去年就曾将一架返航的F/A - 18战斗机误认成胡塞武装无人机并击落。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胡塞武装采取的是典型的非对称作战策略。他们利用红海沿岸复杂的地形,将导弹发射装置等隐蔽起来,让美军难以精准打击。同时,通过持续不断地骚扰式攻击,分散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注意力,削弱其在中东地区的常规战斗效能。胡塞武装虽然在军事装备的先进性和规模上远不及美军,但他们凭借对本土环境的熟悉、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巧妙的战术运用,在与美军的对抗中展现出了相当的韧性。
特朗普(资料图)
再看美国这边,在中东地区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对胡塞武装的空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胡塞武装不仅没有被压制住,反而反抗愈发激烈;另一方面,若要彻底击败胡塞武装,派遣地面部队是一个选项,但美军忌惮重蹈“黑鹰坠落”那样的覆辙,不敢轻易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也门。而且,美国在中东的行动,还需要考虑其盟友以色列的因素,以及地区内其他势力如伊朗的反应。美国打击胡塞武装,背后也有针对伊朗的意图,因为伊朗被认为是胡塞武装的重要支持者。但这种间接敲打伊朗的方式,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激化了与伊朗的矛盾。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这场与胡塞武装的冲突,还对其全球战略布局产生了影响。美国媒体《1945》网站指出,美国海军为了应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威胁,已决定部署“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两个航母战斗群到红海地区。而“卡尔·文森”号航母原本是在东亚地区活动,负责巡逻韩国和日本周边海域,如今被调往中东,这使得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出现了空缺。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的发展正稳步推进,即将拥有三艘在役航母。在印太地区,美国海军原本就需要应对中国海军力量增长带来的挑战,如今因胡塞武装在中东的牵制,其在该地区可投入的军事资源减少,对中国海军的制衡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这个角度看,也门胡塞武装的持续抗争,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帮中国解了个围。美国原本设想在多个地区同时维持强大军事存在,以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如今却被小小的胡塞武装打乱了节奏,陷入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这场冲突后续如何发展,美国又将如何应对,无疑将继续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