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报道,据美国海军研究所及美联社披露,"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已于3月28日自关岛启程向中东进发,将与长期部署的"杜鲁门"号实现双航母会合。这是继去年12月以来,美军第二次在中东地区集中两艘核动力航母的军事部署。
美国中央司令部作战版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强化。当前"杜鲁门"号已在也门海域执行超过三个月的战备任务,五角大楼最新命令要求该舰延长部署周期,直至与"卡尔·文森"号完成战略对接。按照海军作战条令,单艘航母通常维持半年部署周期,但此次"杜鲁门"号的超期部署打破了常规。
“卡尔·文森”号航母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动距离上次中东双航母部署仅隔半年。2023年9月,美国曾在中东同时部署"福特"号和"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当时正值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现在军事专家观察到,两艘尼米兹级航母的总载机量可达140架,相当于某些中等国家整个空军的作战力量。
白宫方面同步释放的强硬表态与军事部署形成呼应。自3月15日启动"果断行动"以来,美军已对胡塞武装实施超过40次精确打击,摧毁了包括防空雷达站、导弹发射阵地等21处关键设施。五角大楼战报显示,美军在红海区域的日均拦截行动频率较去年四季度提升300%。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的最新发言中强调,胡塞武装已损失约70%的远程打击能力。这种说法得到卫星图像数据的部分印证:开源情报分析显示,也门境内至少6个大型军火库在近期打击中被摧毁。不过独立观察家指出,这些数字需要结合地面战况综合判断。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海军研究院专家指出,双航母编队形成的立体作战体系具备多重功能:既能在波斯湾构建防空识别区,又可对曼德海峡实施全天候监控,还能为地面特种作战提供空中支援。这种部署模式使美军能够同时对伊朗、也门、叙利亚三个方向保持战略压力。
值得玩味的是,"卡尔·文森"号的调动路线刻意选择穿越南海争议水域。航行轨迹记录显示,该舰3月25日至27日期间在菲律宾海域进行了高强度舰载机起降训练,这种"航行+训练"的组合模式被视作典型的实战化演练。
地区国家对此轮军事升级表现出复杂态度。沙特外交大臣在阿盟紧急会议上呼吁"避免局势螺旋式升级",但私下向美方提供了多个疑似胡塞武装据点的坐标。以色列则加快部署"箭-3"反导系统,其海军加强了对亚喀巴湾的巡逻力度。
核潜艇资料图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随即宣布将在阿拉伯海举行反潜演习,参演舰艇包括两艘核潜艇。这种针锋相对的军事动作,使得红海至波斯湾的狭长水域,聚集了当今世界最密集的海上作战力量。
当"卡尔·文森"号穿越马六甲海峡时,其舰载预警机已开始执行战备值班。这个细节暴露出美军此次部署的深层意图——不仅要维持现有战场优势,更要建立应对突发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随着双航母编队完成战术衔接,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或将迎来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