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胡塞武装对美军航母的连环袭击,堪称江湖第一高手被要饭的乞丐扇了一巴掌,随后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2025年3月至4月,胡塞武装对红海上的美航母发动了10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甚至在24小时内完成“三连炸”,击落造价2亿人民币“死神”无人机。



尽管美军坚称航母未受实质损伤,但胡塞武装的战术已颠覆传统军事逻辑。

他们用数千美元的导弹逼迫美军消耗200万美元一枚的拦截弹,以“经济超限战”将美国拖入“越打越亏”的泥潭。

这种“拖鞋军硬刚超级大国”的叙事,不仅让胡塞武装成为中东反美阵营的“精神图腾”,更撕开了美军“不可战胜”的心理防线。

政治上,胡塞武装的袭击远超出军事范畴,其行动被嵌入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战略。

通过支持巴勒斯坦、封锁红海航道,试图重塑伊斯兰世界的权力格局。

然而叶海亚每次发布的“袭美声明”都会引发欧洲政坛震动。



尤其是欧洲盟友正被乌克兰战争弄的焦头烂额,而特朗普却任性且不计成本地往也门扔炸弹,盟友严重怀疑白宫战略抉择!

更深远的是,胡塞以“弱者反抗”的姿态,将红海危机转化为一场全球关注的“道德剧”。

美军空袭造成的平民伤亡影像,与“反霸权”的正义叙事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战略信誉。

这场“非致命却致命”的战争证明:当技术鸿沟难以跨越时,舆论战与心理战的组合拳同样能撼动霸权根基。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忌惮,本质是对伊朗地缘的焦虑与恐慌。

众所周知,拖鞋大军的导弹技术、情报网络均依赖伊朗支持,其行动被视为德黑兰对美“极限施压”的报复。



红海海峡——这条承载全球10%航运量的咽喉要道,如今成为中东反美“抵抗轴心”的舞台,而胡塞武装正是撬动这一杠杆的关键支点。

美军虽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却陷入“打不赢、拖不起”的悖论:全面地面作战可能重蹈阿富汗覆辙,而被动防御又让航母沦为“高价靶船“

为此,美国正采取“双线施压”策略。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以“定点清除”空袭胡塞武装,并威胁伊朗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

另一方面,通过拉拢沙特、阿联酋等地区盟友,试图构建反伊包围网。

但现实远比计划残酷曾经在沙特推动下所组建的联军,在也门的军事失败已暴露逊尼派联盟的脆弱性。



更棘手的是,“冷枪冷炮”战术迫使美军航母后撤600公里,其控制的红海沿岸仍像一根刺,深深扎入美国中东战略的咽喉。

当胡塞武装在红海与美航母僵持时,一场更危险的博弈正在非洲之角悄然展开。

2025年3月,索马里政府突然向美国开放多个关键军事基地与港口的“独家控制权”,包括毗邻亚丁湾的柏培拉港和巴莱多格莱空军基地。

从地图上看,索马里与也门隔海相望,最近处仅30公里,美军在此建立前沿阵地,相当于在胡塞武装的“后院”架起炮台。



这一布局将彻底改变红海战局,索马里的空军基地可使美军无人机作战半径覆盖也门全境,空袭成本骤降;柏培拉港则能快速部署舰艇,与红海美军形成夹击之势。

对胡塞武装而言,这无异于“后门洞开”。

过去依赖红海狭窄地形发动的“民船游击战”,可能被索马里方向的雷达预警和饱和打击瓦解。

更致命的是,美国借此介入索马里兰地区的主权争议,既能压制伊朗势力渗透,又能牵制土耳其、中国等竞争对手的非洲之角布局。

胡塞武装曾靠“地理屏障”与美军周旋,如今这道屏障正在崩塌。

但是索马里政府名义上控制全国,实则政令难出摩加迪沙。



尤其是邦特兰长期处于事实独立状态,更何况该国内部还有很多反美武装,而此次被“献祭”的柏培拉港恰好被多个武装派别所觊觎。

该国青年党作为活跃的极端势力,近期攻势凶猛,不仅切断首都交通要道,更通过3000万美元贿赂政府军试图复刻“喀布尔时刻”。

该组织与胡塞武装存在军火交易与秘密协定,2025年2月双方在亚丁湾策划联合海盗行动,美军基地的设立将使其成为首要袭击目标。



所以美军入驻可能重蹈覆辙——表面获得战略支点,实则陷入无止境的治安战泥潭,黑鹰坠落有可能再次上演!

参考资料: 索马里愿向美提供军事基地控制权-参考资料 为获港口,埃塞俄比亚或将承认索马里兰“独立”-观察者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