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10月的一个下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农场主托马斯·奥斯汀叼着烟斗,望着自家一望无际的牧场,突然叹了口气:"这鬼地方连只兔子都没有,打猎都没得玩!"这位英国移民的突发奇想,即将引发一场持续160年的"人兔世界大战"。
奥斯汀立即给英国的表兄写了封信:"亲爱的老表,速寄12只灰兔、12只穴兔来解闷,最好再捎几只野兔。"那年圣诞节前,一艘英国货船抵达墨尔本港口,甲板上放着个写着"圣诞快乐"的木箱,里面装着24只人畜无害的欧洲兔。
"就这么几只小东西,还不够我打一下午的。"奥斯汀嘟囔着,把它们圈养在温彻西庄园的后院。偶尔放几只出来打猎消遣,剩下的就喂点胡萝卜养着玩。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正在给澳大利亚埋下一颗"生态原子弹"。
这些兔子很快发现,澳大利亚简直就是天堂:
· 没有天敌(澳洲的袋狼宁愿吃袋鼠也不想碰兔子)
· 气候宜人(比阴冷的英国舒服多了)
· 遍地都是鲜嫩多汁的牧草(简直就是24小时自助餐厅)
到1865年,奥斯汀得意地在日记里写道:"今年猎杀了20000只兔子。"但他没写的是,此时野外至少还有200万只兔子正在疯狂"造兔"。
这些欧洲兔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生育能力堪比流水线
· 母兔4个月就能怀孕,一年生6胎,每胎4-12只
· 按这个速度,1对兔子5年内就能组建一个"兔子集团军"
地道战专家
· 能挖出长达40米的"地下宫殿"
· 这些洞穴后来还成了狐狸、野猫的"五星级酒店"
吃货中的战斗机
· 每天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的牧草
· 新南威尔士州5000英亩麦田一夜变成"兔子自助餐厅"
到1890年,兔子的占领区以每年130公里的速度推进,比德国闪电战还快。农民们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庄稼被啃得精光,一位牧场主哭诉:"它们吃得比蝗虫还干净,连草根都不放过!"
澳大利亚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兔运动:
第一计:修长城(1887-1900)
政府修建了3256公里长的防兔栅栏(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还悬赏每只兔子耳朵2便士。结果栅栏建好时兔子早就越狱了,奖金发到政府破产。
第二计:生化武器(1950)
科学家投放粘液瘤病毒,兔子死亡率高达99%。但3年后幸存兔子就进化出抗体,气得科学家直跳脚:"它们开挂了吧?!"
第三计:基因武器(1995)
改用兔杯状病毒,结果兔子再次进化,死亡率降到60%。生物学家无奈:"我们是在和漫威超级英雄作战吗?"
虽然兔子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带来些意外收获:
· 催生了"职业捕兔人",高峰期年出口7000万张兔皮
· 迫使牧民改养美利奴羊,意外造就了世界顶级羊毛产业
· 刺激了生物防治学科发展,悉尼大学专门开了"如何消灭兔子"专业
如今,澳大利亚仍有约2亿只野兔(比人口多7倍)。2023年,科学家祭出终极武器——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不育公兔"。
在奥斯汀庄园旧址,立着一块警示牌:"这里曾放生24只兔子,后来我们花了几十亿都没能收拾干净。"不知哪个游客用马克笔加了句:"下次想养宠物,建议先从仓鼠开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