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以“讲解+范文+干货”的形式,研究各类公文撰写方法及技巧,帮助您解放双手,提高工作效率。要想看得更多,请快快关注我吧!(全文约2500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怎么写?有两个技巧可以借鉴。
一是思想深刻。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梳理出“聚焦当下事,做好长远事,解决棘手事”的标题,分别阐述抓好教育要做好统筹、融入工作、利于长远,既要抓好当下工作,改变当前现状,更要着眼长远抓好教育落实,体现“长短结合”思想。标题以“三事”做题,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二是用词精妙。交流发言介于演讲与报告两种文体之间,既有思想的深刻性,更要有文章的活泼性。为了彰显文采,本文使用了不少排比和比喻,撰写一些可以借鉴的金句,比如:“等不起”的“当下事”,“慢不得”“头等事”“,必须抓”的 “重要事”;部门“单打独斗”,基层“自觉落实”,教育“自行开展”;不能只顾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群众呼声有回应,百姓反映有回声,矛盾件件有解答、难题事事有落实;不换频道、不改赛道、不走近道;眼光向下、力度下沉、重心下移,等等。
(阅读提示: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讲话稿的内在逻辑,学会写作技巧,在每节前附上构思立意,供大家借鉴。)
1.聚焦“当下事”
教育为本,思想为先。当前,教育是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等不起”的“当下事”,“慢不得”“头等事”“,必须抓”的“重要事”。要以思想统一凝聚认识,系统整合力量资源,创新运用信息手段,精准实施特色教育,纵向推进教育走深走实。
一要思想上统。要深刻认识开展教育是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促进主责主业的重要力量,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不能只靠部门“单打独斗”,基层“自觉落实”,教育“自行开展”,必须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人员,抓好综合统筹、谋划到位、全面落实。
二要力量上统。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把握教育的标准、步骤、方法,建立教育专抓机构,明确教育责任;召开工作会议,制定方案计划,明确教育目标。要加强上下沟通联系,对上实时沟通,掌握教育要求,明晰不同阶段任务;中间主动作为,职能部门主动靠前,协调部门有序衔接,形成“齐教共育”合力;对下加强指导,采取包片蹲点、指定到人的方式,将基层点位全部纳入教育之中。
三是方法上统。紧密结合教育特点,抓好教育资源统合。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教育+”模式,提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
(构思立意:本节将抓好教育作为“当下事”。从整体上进行构思,按照统合的理念,梳理出思想上统、力量上统、方法统三个层次。其实开展任何一项教育,开始或初期阶段,一定要有统合思想,只有统筹到位,筹划到位,才能事半功倍。)
2.锚定“长远事”
教育为基,发展为要。抓好教育不能只顾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将教育落实与推进年度工作深度融合,以教育成效推动业务发展、任务落地、创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是助推年度工作落实。坚持目标导向,推动教育目标与业务目标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二是抓好长远规划落实。聚焦长期发展目标,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成效与工作发展互相嵌入、双向融合、共同提高。
三是抓好创新改革落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以提高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创新改革举措。
(构思立意:本章采取从向思维,从年度工作、长远发展以及改革创新三个维护展开。抓好年度工作是基础,长远发展是趋势,创新改革是亮点。三者是一个单位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符合建设发展趋势。大家在借鉴时,层次可以调换,但内容尽量不缺为上。)
3.解决“棘手事”
教育不能空,关键要做事。要聚焦群众“心头事”、工作“挠头事”、历史“包袱事”,靶向攻坚、破立并举,推动教育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从承诺化为口碑,为高质量发展厚实群众基础,激动干事动力,营造良好氛围。
一要解决群众“心头事”。坚持眼光向下、力度下沉、重心下移,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二要解决工作“挠头事”。要以教育为契机,改变行为方式,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
三要解决历史“包袱事”。针对长期未解决的矛盾难题,强化教育赋能破局。实现解决一事、影响一域、提升全局。
(构思立意:教育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做事行不行。本章节采取纵横思维,即群众事和工作事展开。群众事只用一节阐述;工作事则按照“当下+以前”的思维展开。大家在借鉴时,如果纵向展开,可以将第一节和第二节融合;如果横向展开,可以将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合并。只要思维不乱,可以大胆借鉴。)
我是“爱写作的老于”,深耕公文写作三十多年,有着相对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经典的模板范文,请持续关注专栏,帮助你摆脱双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喜欢,请点赞转发,如果需要帮助,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