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州铁警

内容版权归原创所有,向原创致敬,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

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一些诈骗分子

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

渴望健康、认知较弱

缺乏关怀、需要帮助的特点

采用“困难补助”“高龄补贴”等套路

让人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

很多老人省吃俭用

却在一瞬之间被骗走血汗钱


近日

乐山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

连续破获两起诈骗案件


案情回顾1

2025年2月,89岁的市民夏先生在街头结识了谎称是其儿子朋友的张某某,在交谈过程中张某某询问夏先生的身体状况及养老福利,并称自己在民政局有朋友,可以帮夏先生办理每个月三百多元的“高龄补贴”。夏先生信以为真,后张某某骗取了夏先生一万元现金称去帮其办理“高龄补贴”业务,让夏先生在原地等候,张某某遂迅速逃离现场,事后夏先生觉得不对劲后,选择了报警求助。


接警后,市中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联同张公桥派出所开展调查,迅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身份。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情回顾2

2025年2月至3月间,市中区公安分局张公桥派出所接到多起老年人被骗的报警救助,求助内容均为在乐山市中区某医院外被人以办理“困难补贴”为由骗取了钱财。接警后,办案民警通过缜密侦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杨某某身份,并迅速将其抓获。


经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因长期无稳定收入来源,为获取钱财,先后在乐山市中区某医院附近用同样的方式主动搭讪四名被害人,称是自己是被害人的老乡,可以帮助其办理“困难补助”,共计骗取四名被害人6600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被骗现金已悉数追回并及时返回被害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后,被害人向市中区公安送上亲手书写的感谢信,对公安机关迅速破案,积极追赃挽损表示感谢。



涉老年人诈骗犯罪性质恶劣、侵害对象特殊、追赃挽损难度大,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当前涉老年人诈骗主要有八类常见类型:

一.“投资理财”骗局

 犯罪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招牌,虚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承诺“低风险、高收益”,吸引到投资后直接携款潜逃,导致老年人血本无归。

二.“以房养老”骗局

犯罪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然后恶意利用公证、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或者使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产,造成老年人无家可归、身负巨债。

三.“保险、补贴代办”骗局

犯罪分子冒充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的急切心理,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办理“补贴”,收取“材料费”和“办事费”。

四.“文玩收藏”骗局

有些犯罪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的粮票、邮票、错版人民币等“老物件”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拍卖费”和“服务费”;有些犯罪分子将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大幅增值且公司会高价代售或回购,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有些犯罪分子合并“连环套”,先以高价拍卖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到公司面谈后再推销劣质工艺品,实施“骗中骗”。

五.“养生保健”骗局

犯罪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特供专供”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和“理疗仪器”。

六.“街头迷信”骗局

犯罪分子自称“神医”或“大师”,虚构老年人自身或家人将有疾病、灾祸,编造只要对现金钱财和金银首饰“开坛作法”就可以“趋吉避凶”,再勾结同伙调包或诈骗款项,造成老年人财物损失。

七.“黄昏恋”骗局

犯罪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八.“关爱帮扶”骗局

犯罪分子以“关爱老年人”和“帮扶弱势群体”为旗号行骗,有的组织旅游参观活动,通过诱导、捆绑销售或变相收取会员费等方式行骗;有的冒充燃气、自来水公司员工或社区、医护人员,以上门检修管线为由入户行骗;有的利用老年人的善心和同情心,通过虚假宣传“慈善活动”“公益项目”进行非法集资。


面对各类诈骗骗术

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

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不向他人透露

凡是涉及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事项

要及时与亲人朋友商量

切忌盲目做决定

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

如有疑问及时拨打110进行求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