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特性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物说文明”专栏以文物释读历史、实证文明。

梨花风起,烟柳低垂,时雨濛濛,岁序清明。阡陌之间春草新生,碑石之上光阴不朽,祭祀活动将先祖与后世血脉相连,哀戚与希冀相衔成环,承载的不仅是慎终追远的哀思,也是文明根系的赓续绵延。通过岁岁年年的祭扫、踏青,中国人不断重温“我从何来”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袅袅青烟穿过百代枯荣,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间低徊萦绕。

祭祀观念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航拍

辽西广袤的群山密林中

数个遗址点依岗峦山势主次有序,互望互联

红山先民砌石为坛、筑屋为庙、积石为冢

他们奉上精心制作的玉器

和大量形制规范的陶祭器

借祭祀仪式沟通自然神灵

由外及内、层层高起的三重同心圆

形制似后世祀天的“圜丘”

更暗合太阳在二分二至的运转

以夯土垒石礼敬天地

借天人交感贯通灵霄九壤

将祭祀仪典化作山川吐息

人文信仰融于自然景观

在与天地的沟通中

逐渐找到独属人类的精神原乡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琮及神人兽面纹细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青铜未铸的岁月里

先民还将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与祝祷

雕琢进山川精魄,以玉通神

出土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的良渚玉琮

内圆为天 外方为地

方圆相通 天地贯穿

蕴含“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其上戴冠神人与大眼兽面

将自然的神性赋予祖先神

构成极具代表性的“神人兽面纹”

凝聚着良渚人的祖先崇拜和族群认同

敬畏与好奇交织中

先民对天地、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从未间断

祭祀活动日渐衍生出

一整套关于祭祀自然、祖先的固定程式

也产生了礼的最初规范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天地、社稷、祖先以及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

都可以被列为祭祀的对象

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崇敬祖先等观念

成为中华民族恒久不变的精神信仰

器以藏礼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高柄杯 山东省博物馆藏

“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火与土中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祭祀仪轨有了可触的形态

黑如漆 亮如镜 薄如壳

硬如瓷 击如磬

掂之飘忽若无

敲击铮铮有声

这类制作难度极高的器物

注定仅为少数人拥有

这种以精微技艺建构物质属性的实践

实则是礼制初现的宣言

此类陶杯多出自大墓与祭祀坑

器表罕见使用痕迹

暗示着它已被赋予沟通天地的职能


商“亚长”牛牺尊 殷墟博物馆藏

商承继了夏王朝所构建起的“重酒”青铜礼制

兽面纹、云雷纹等繁复的青铜纹饰

进一步增添了祭祀时的威严与庄重

这是迄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

原型是商代的野生水牛——兕(sì)

洹水之畔

先民的信仰里

或许当烈焰舔舐兽尊

蒸腾的酒气裹挟着牲体的精魂直抵昊天


西周 大盂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周禁绝商人饮酒之风

开始摒弃酒器 推崇食器

发展出了以青铜鼎、簋为核心的“重食组合”

大盂鼎上的铭文

歌颂功绩 亦警戒后人

高温度的铜液凝铸了大盂鼎浑圆雄姿

亦定格了三千年前祭祀的场景

那时“敬天法祖”的虔敬

仍有绵延不绝的回响

慎终追远


东汉 武氏墓群石刻 山东嘉祥武氏祠博物馆藏

祠堂开辟了一方独立的祭祀空间

汉代以降,“孝治天下”的理念渐入人心

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

修建祠堂成为践行孝道的重要方式

山东嘉祥武梁祠堪称典范

天顶之上

镌刻着东汉人想象中的天界图景与祥瑞异象

山墙两侧

西王母与东王公统领的神仙世界栩栩如生

四壁之间

历代明君贤主、忠臣孝子

列女贞妇的事迹历历在目

在这方精心构筑的神圣空间里

祖先的灵魂得以安息

生者与逝者通过庄严的祭祀仪式

建立起超越时空的精神联结


明 兽面纹掐丝珐琅五供 孔子博物馆藏

延续上古商周礼器的庄重传统

以更为精湛的工艺

铸就古朴典雅的祭器

香烟袅袅升腾,烛火幽微明灭

上达苍穹,下通幽冥,兹以通感

这是对先祖灵魂的殷切召唤

亦是对血脉根源的深沉致敬

怀揣赤诚孝心的后世子孙

以洁净的粢盛,丰盛的醴酒

期盼彼岸的先人能够循香而至

时时归来探看,亲享供奉

在肃穆的祭祀仪式中

生者与逝者的界限渐渐模糊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会处

在民族存亡之际

有一群人不畏惧生死

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在今天城市繁华的十字路口

一座丰碑巍然矗立

它镌刻着硝烟中挺立的身影

铭记着战火里不屈的忠魂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

白发苍苍的老兵颤抖着献上黄菊

年轻的父母俯身诉说碑文的深意

驻足凝望间,焦土上抗争的身影犹在眼前

这座丰碑是英烈们永恒的勋章

也是后人缅怀的精神坐标

以今日之铭记告慰昨日之牺牲

愿山河永固,愿国泰民安

从新石器时代牛河梁遗址的祭坛

到新时代风雨中巍然矗立的英雄纪念碑

人类用不同又相同的方式

诠释着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这绵延数千年的精神传承

是点燃于远古而不灭的文明火种

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缅怀逝去的灵魂

在记忆与传承中续写永恒

当原始先民在祭坛前燔烧祭品

当今天人们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

那同样炽热的情感

穿越时空的长河

在代代相传的仪式中

完成着对生命最庄重的礼赞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 | 赵军慧 李翔 储佩君

编辑 | 陈佳丽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