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潺潺、鱼虾游弋
记者近日在视频网站看到,
有不少鱼友特意跑到何家沟去钓鱼,
而且收获颇丰。
4月4日中午,记者跟随龙江野钓团的老K来到位于南岗区王岗镇的西何家沟。作为有十几个群、6000多人的群主老K对黑龙江省的江河湖泊分布和鱼情早已了然于胸,对于哈市周边的野钓地点更为熟稔。不过,在路上他还是对何家沟内有鱼类活动表示怀疑。
老K告诉记者,来时他特意查看了何家沟的流域及周边环境。据了解,何家沟是哈尔滨市内河,为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暴雨行洪通道,承担流域泄洪及沿线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排放等功能。其全长32.59公里,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流经平房区、香坊区、南岗区、道里区四个城区后注入松花江,我们所去的何家沟则属于南岗区。
到达位于永红村的何家沟区域后,岸两侧有十个人正在钓鱼。65岁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他就住在永红村,大约2020年开始,这里便开始进行污水整治,附近小工厂、小作坊的污水不允许排入何家沟。也就从那时起,何家沟水底淤泥中有了水蚤(俗称“蹦蹦虫”)及水蚯蚓(俗称“线蛇”)。随着水质的改善,水里有了虾和泥鳅、老头鱼等鱼种。从2024年开始, 何家沟内又有了鲫鱼、黑鱼甚至出现了对水质要求极为苛刻的柳根等鱼种。今天一早,王师傅就钓到一条3两重的黑鱼。他告诉记者:“这小黑鱼都是自然生长的,证明这里有小鱼小虾给它当食物,一会儿我就放了它。这何家沟的生态环境是真的变好了呀!以前哪敢想能在这儿钓到这么好的鱼。”
南岗区王岗镇永红村党支部书记王景芳告诉记者,何家沟在王岗镇流经永红村、红星村、房身村及靠山屯。经过近几年的治理,何家沟水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我们周边的工厂、作坊排污必须用专用管线进行排污,绝不允许排入何家沟内。”王景芳说:“而且我们在何家沟沿线派专人值守,不允许村民在两岸放牧,就是在两岸散养鸡鸭也不可以。”
何家沟改造历程
2018年,国家强化黑臭水体督查,何家沟康安桥至松花江入口处1.3公里被列为哈尔滨市新增的黑臭水体,并纳入国家“十三五”黑臭水体清单。
2022年底至2023年初的冬季枯水期,在多部门采取措施后,何家沟水质已优于城市黑臭水体指标。
为强化社会治理,相关部门在何家沟入江口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举报电话一目了然。与此同时,还每年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何家沟治理满意度,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作用。
2023年9月以来,何家沟全域水质稳定达标,治理成效初步得到巩固。
2024年1月,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对哈尔滨市何家沟开展验收销号,最终认定何家沟黑臭水体返黑返臭问题整改完成。
2024年,根据省生态环境厅4次监督性监测、省人大常委会调研随机监测、入江口水质自动监测站自动监测以及国家黑臭水体季度监测结果,何家沟无返黑返臭现象。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杨大维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