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萧十一郎。一个专注思想成长、喜欢读书码字的90后工程师、高校法学老师、执业律师。欢迎关注~

西方有辩论,中国有争吵。辩论和争吵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辩论有三要素:

1,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求得真知;

2,先定标准,再开辩;

3,辩论有规则。

没有这三个要素,就不是辩论,而是争吵。争吵是没有标准的。如果没有标准,或标准不统一,就不要讨论。讨论就是吵架,毫无意义。中国式争吵的目的,焦点根本不在争论的问题上,而在论辩的双方身上

资格论

比如,我说某人如何如何。就有人斥责我说:你有什么资格评说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没有他当时的感受。我说:如此说来,谁有他当时的感受?谁也没有。谁也没有他的感受,那就谁也不能评说他了。资格论在中国,依然很流行。

绝对论

说法制,反对者说:法制也不是绝对好;说权力集中,反对者再说:分权也不绝对好;说市场经济,反对者依旧说:市场,就绝对好吗?甚至说日本干净,他们也振振有词:日本难道就没有垃圾吗?我想说的是,日本也有垃圾,但绝对没有中国那么多垃圾。"绝对论"成了顽固不化者的最坚实的掩体,所有的改进,都被"绝对论"化于无有。他们用绝对苛责别人,却用相对宽恕自己。

换位论

换位论的具体说法是:你行你上。你要批评他的菜,他就说,那你来做;批评他的画,他就说,你来画;批评他的文章,他就说,你来写一个;批评他的电影,他就说,你来拍一个。可是,你要批评他执政能力不行,他从来不说,你来试试。而是说,他有能力改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换位论,是极其滑稽的。就像篮球比赛,你的教练说你打得太烂了。你难道说:你行你上吗?软件项目中,有专门测试人员,负责给所有代码挑错。如果,测试员找出了你的代码错误,你敢说:你来写吗?

所有中国圈子,大都如此;都在圈内,没有一个人在圈外,谁也不独立,谁在圈内都有利益。所以,谁也不敢发表批评意见。因为,批评圈子,就是批评自己;毁了圈子,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因此,没有独立的批评家,就没有独立的批评;没有独立的批评,就谈不上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批评是有资格的;跳不出圈子,就没有资格批评;圈内人之间的批评,只能算是打情骂俏,一钱不值。

圣人论

圣人论,是指批评者必须是圣人,否则,你就批评不得。批评者必须是圣人吗?显然不是。如果要求批评者是圣人,事实上意味着完全消灭不同声音。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人、圣人,只要不是神,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比如,每当我指出我老婆的毛病,她就反驳,说你还不是这样那样。言下之意,我也有毛病;我有毛病,就没资格说她。如果有人说中国不好,中国人还是这个套路,就说:其他国家就是完美的吗?你们不也不完美吗?你们不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吗?

圣人论还进化出另一种技巧,就是:不去证明对方言论之正误,而是抹黑对方的人格。好像抹黑了对方的人格,对方的话,也就一起变黑了一样。即:证明对方在道德上是有污点的,有污点的人说话,就不被采信了。这种戏法,在中国频频上演。

柴静拍了个片子《苍穹之下》。攻击柴静的人,不问片子之真实性,却说柴静抽烟、开大排量汽车,等等。对付薛蛮子,照旧。不问其言论之真伪,却说薛蛮子是一个嫖客。

双轨制

"双轨制"在中国,不仅在实践上大行其道,在争吵中,更是频繁登场。具体表现为,"伟人"一个标准,老百姓一个标准;个体一个标准,集体一个标准;国内一个标准,国外一个标准;昨天一个标准,今天又是一个标准。

杀人十恶不赦。但要是皇帝,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杀人就不仅不是罪孽,反倒成了功劳,且,杀人越多功劳越大。基督教没有这种"双轨制"--基督教教人:要宽恕,要爱你的敌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多数国家取消了死刑。他们的逻辑是,既然杀人是罪恶,为什么必须以消灭敌人的肉体来彰显正义呢?倘如此,不也是一种罪恶吗?这就是单轨制,是逻辑一致性。

美国的情况好一些。克林顿是大总统,但,一样不能偷情。偷情了,照样被抓,照样上公堂,照样被弄得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在中国,那就是"浪漫的革命主义"爱情了。但你要是小民,非抓你个卖淫嫖娼,不可。

成败论

一个人的成功,绝对不意味着其有理。相反,在中国这样一个数千年来、只问结果不择手段的古国,成功几乎是流氓的代名词。你没有成功,只能说明你不够流氓,说明你手段不够黑,脸皮不够厚。但可笑在于,中国人倒果为因,以成功证明其有理。

比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和我争论时说,你说人家不好,水平不高,但是,你要知道,人家的书,不愁卖!你说你的书好,怎么销量没几本呢!

成功和有理,是两回事。成功,不一定有理;就像成吉思汗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但,并不代表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样。恰恰相反,他代表的,是破坏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片面论

片面论,不是辩论,而是逃避。你说的是A面,对方偏说B面,说的本来就不是一面,谈何辩论!"片面论"者是一个游击战士,从来不和你面对面、针尖对麦芒地交锋,而是绕弯子。你说阳面,他说阴面;你说光照过强,他说阴面好像还行。

在中国式争吵中,片面论几乎是最有效的"反击"武器。你说国有企业是没有效率的,历史上中国的官山海、盐铁专营,都是不成功的;近代洋务运动的官办、官督商办,也是彻底失败的;世界上,也少有国企经营良好的案例,即便在集体主义精神最强的日本,国营的邮政企业,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对如此铁证,中国人依然有话讲。他们说,要全面地看待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职能。看,你说的是效率;他们说的是社会职能。这是一个问题吗?不是。但他们以此反对你的观点,他们说你不全面,他们才是全面的。你看问题是片面的,他们是全面的。全面的,自然要"完胜"片面了!

立场论

上个世纪,有一个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也是立场论的变种。因为,我们搞得是社会主义,既然如此,社会主义的一切,都是好的;资本主义的一切,都是坏的。社会主义一天天好起来,资本主义一天天烂下去。

立场论的最高形式,是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一旦和"爱国主义"结合,就拥有了核武器和无限开火权,无敌于天下了。凡是说中国不好的,都是"汉奸";凡是帮助外国的,也是"汉奸"。2008年奥运会,郎平执导的美国女排,曾经和中国女排交锋。这可如何了得,帮助"境外敌对势力"和中国作对,一夜之间,郎平就从原来的民族英雄,变成"汉奸"了。

不要以为"汉奸"只是郎平那样的大人物,才有幸荣任。小老百姓,一不小心,也就成"汉奸"了。你买了新西兰奶粉,汉奸;你买了日本车,汉奸;你去国外旅游,汉奸;你去国外旅游且消费,更是汉奸。为什么?因为,你支持了外国人的产业,而没有支持"民族工业"。这就是你的罪!你就算喝三氯氰胺,也不能买外国奶粉。因为,三氯氰胺是国货!国货就是好的,就要支持。

较真论

愿赌服输。要辩论,就要较真,就要把对方逼到墙角,无路可逃。你有本事把我逼到死角,我服你,我为你鼓掌。但中国人的特色,就是哪儿都没有规矩。辩论也没有,所以,我才将此命名为争吵,而不是辩论。当对方理屈词穷了,他又变脸了,和你说:何必较真呢?

指出对方的错谬,就是较真吗?不较真,皇帝的新衣就一直穿下去了。千秋万代,循环不已。在这个意义上,"不较真"才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弊端。

汉景帝时期,黄生与辕固生关于皇权来源的辩论。若较真,或许,中国人就能走出"治乱交替"的死循环,可是,汉景帝说,别较真了。于是,这个问题,就搁置下来了。而且,一搁就是两千多年,迄今,中国人也不明白,革命是要不得的。因为,革命者的最终结局,都是反革命。

以上九款,是中国式争吵中常出现的技巧,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最恶劣的。最恶劣的是什么呢?是不针对问题,而针对人。

中国式争吵的大结局,大多是以人身攻击结束的。如,鲁迅说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种话,关起门来骂,消消气,发泄发泄是允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可要是白纸黑字地印刷在报纸上,公之于众,就是泼妇所为了。

概而言之,辩论双方的目的,在于把问题搞明白;问题搞清楚了,达成共识了,辩论随之结束。与此相对,争吵从来不是为了问题,而是为了证明一方比一方厉害。事实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方并不比另一方更高明,并不存在一个人拥有超出他人的智力优势,但,偏偏就有人去寻求这个根本不存在的解。

中国式争吵,无尽无休,盖由此出。

来源:爱思想网,转自: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381.html

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侵权即删

90后工程师、高校老师、执业律师的思想自留地

自由思考,理性服从

感谢关注,共同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