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有这样一个小国,它地处欧洲中部,夹在奥地利和瑞士两国之间,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
其国土面积仅 160 平方公里,着实是个弹丸之地。根据 2017 年人口调查数据,全国总人口不足 4 万,是个人口稀少的国家。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经济领域却有着惊人表现,它是全球第一个人均 GDP 超过 18 万美元的国家。
这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袖珍国度,凭借高度发达的经济,已稳稳跻身富裕国家的典型代表之列。
然而说起它的历史,则颇有几分搞笑意味。
01 80人打仗回来81人
1866 年,普奥战争爆发,地处奥地利与瑞士之间的列支敦士登,因其特殊地理位置难以置身事外。
尽管国力有限,他还是决定派出 80 名士兵,加入奥地利一方参战。
这些所谓的 “士兵”,大多是从民间挑选出的身强力壮的普通青年。当他们奔赴战场,遭遇的是意大利军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双方士兵似乎都对这场战争兴致索然,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奇特的一幕:双方士兵放下武器,开始喝酒、打牌,愉快地聊天。
战争就在这种近乎 “友好” 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几乎没有发生激烈战斗。
当战争结束,列支敦士登的士兵踏上归途时,人数竟变成了 81 人。
原来,在混乱中,一名奥地利联络官与自己的部队走散,被列支敦士登的士兵收留,一同带回了国,造就了这一 “80 人出征,81 人凯旋” 的趣谈。
这段独特经历,其实深深扎根于列支敦士登的发展脉络之中。
那么,列支敦士登这个小国为什么会卷入战争呢?这就和它的历史有关了。
02 历史
列支敦士登最初它只是奥地利维也纳伯爵的私人城堡。
在漫长岁月中,这片土地不断易主,历经诸多沧桑变迁。
1719 年,对列支敦士登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罗马皇帝查理六世将许内勒贝格庄园和瓦杜茨郡庄园合并,正式赐予其 “列支敦士登大公国” 之名,一个全新的政治实体就此诞生。
此后,列支敦士登在欧洲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艰难摸索前行。
然而,列支敦士登的独立之路并非坦途。
在动荡的欧洲局势下,它很快成为莱茵联盟中被控制的一员,主权受到严重限制,不得不听从联盟指挥。
但列支敦士登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从未泯灭。
1806 年,随着欧洲局势再次变动,列支敦士登抓住机遇,成功摆脱傀儡身份,开始以主权国家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在 1866 年,他彻底宣告独立,真正掌控了自己国家的命运。
从最初的私人城堡,到历经被控制,再到最终实现独立,列支敦士登的历史充满波折与奋斗。
正因如此,才塑造了其独特的国家性格,使得那看似荒诞的参战经历,成为其历史中一段别具一格的插曲,流传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独立之后,列支敦士登走出了自己的经济道路。
03 现状
在现代,列支敦士登展现出诸多独特的发展特色。
军事方面,列支敦士登没有常备军,其国防事务以及海关工作都交由瑞士代管,这种独特的国防模式在世界各国中较为罕见。
经济产业上,邮票产业成为该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列支敦士登发行的邮票以其精美的设计、丰富的题材和高超的印刷工艺,在全球集邮爱好者中享有盛誉,每年通过邮票出口为国家带来可观收入。
此外,列支敦士登的假牙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一席之地,凭借先进技术和精湛工艺,其生产的假牙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更令人称奇的是,该国还推出了一项独特服务 ——“整国出租”。
只需支付一晚 4 万英镑(约 42.5 万人民币)的租金,租客便能在一定时间内体验 “统治” 这个国家的感觉,拥有专属的 “国王” 或 “王后” 体验。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许多人的新奇想法,也为列支敦士登带来了丰厚的额外收入,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