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

明十三陵神路景区旌旗猎猎、鼓乐铿锵

第五届明文化节

在600年历史的石像生队列前

盛大启幕

明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

以一场穿越时空的“出警入跸仪仗”展演

拉开本届明文化节序幕



上午10时,随着三声号炮鸣响,由300名中外明文化爱好者组成的仪仗队沿神路缓步前行。前排武士身着根据文物典籍复原的明朝服饰与甲胄,手持金瓜、斧钺,后方旗手高擎“天子旌旗”,复刻明代皇帝谒陵的“出警入跸”场景。



队伍中,来自阿塞拜疆的留学生萨比娜尤为引人注目——她身着华丽服饰,以标准姿势向前行进。“我今天扮演的是皇帝的妃嫔,虽然这套衣服很厚重,但穿上它就像触摸到了历史。”展演结束后,萨比娜说,由于平时课堂上老师会讲明文化历史相关的内容,这让她觉得明文化很有意思,所以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和萨比娜一样,当天共有来自阿塞拜疆、巴基斯坦、韩国、巴拿马等国家的30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港澳台学生参与了展演活动,这也是我区“在昌平向未来”昌平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聚营的其中一项举措,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兴趣,提升昌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本届明文化节为期三天,将在神路、定陵、长陵等景区开展出警仪仗展演、先蚕礼、长陵卫授牌检阅仪式、明制汉服大赛、长陵祭祀展演、明制服饰秀场、明十六帝情景话剧等活动,通过场景还原、服饰展示、礼仪展演等形式,深度挖掘明代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众对明代历史与非遗文化的认知,旨在打造集文化体验、学术交流与公众参与于一体的高品质文化盛典,助力昌平区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明文化节自2018年创办以来,持续了7个年头共举办5届,目前已从区域性活动升级为文化IP。“明十三陵不仅是历史遗存,更是解码明史的重要现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明代礼仪、军事、服饰的独特魅力,通过以沉浸式体验强化公众游客对明十三陵景区这样一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位,突破传统陵寝景区静态展示的格局,给游客明粉带来更好的体验。”昌平文旅集团十三陵旅游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宇飞表示。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昌平视频号,欢迎关注~


记者:向凌潇

素材提供:窦志明

‍‍‍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