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迎来祭扫高峰

然而,焚香祭祀是引发

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缅怀先人之余

消防安全也同样不可忽视


祭祀烧纸,引燃垃圾存放点

3月12日,昌平区一处大件垃圾存放场所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0平方米,存放点内的废弃物过火、周边一辆汽车部分烧损,无人员伤亡。


经查,当天傍晚,75岁的大爷路某在垃圾存放点东侧祭祀烧纸,且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烧纸两三分钟吧,当时刮着大风,我就是心存侥幸,烧完纸我就走了,觉得没事,没想到火星没灭,被风刮跑了。

公安部门对过失引起火灾的当事人路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因路某年龄超过70周岁,拘留不予执行

疏忽大意,埋下隐患

3月20日,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一村民祭祀时,燃放完爆竹后未消除隐患,遗留火种在风力作用下点燃枯草,引发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的同时,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范某某。目前,嫌疑人范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通过实验告诉大家

祭祀用火隐患到底有多大

模拟实验一:室外焚烧宣纸引发火灾

消防人员在室外焚烧宣纸,未进行灭火处理


此时,使用温度仪测量,未完全熄灭的宣纸温度达105℃。消防员用枯枝、干草和松针等山林间常见的易燃物铺设出一片区域,将未完全熄灭的宣纸吹向杂物


只见未熄灭的宣纸立即复燃,并引燃附近的枯枝、落叶等,火势逐渐蔓延开来。


提醒:未燃尽的祭祀用品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隐患,在此倡议广大市民朋友理性追思、文明祭扫,不携带任何火种和易燃品进入林区、林缘地、坟区、墓地。

模拟实验二:未燃尽的灰烬引发火灾

消防人员在火盆中焚烧宣纸,在风较大的情况下,可见未燃尽的灰烬随意飘向空中,十分危险


焚烧完毕后,将看似燃尽的灰烬倒入装有枯草、废纸的垃圾桶中,由于倒入的灰烬温度较高,没过多久,垃圾桶内的杂物被引燃


提醒:看似熄灭的灰烬其实还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在遇到可燃物时仍会复燃。因此,在处理此类灰烬时,应确保其燃烧殆尽,用冲水或者掩埋的方式冷却后处理

模拟实验三:蜡烛掉落引发火灾

消防人员在实验场地放置被子、薄衣物,模拟日常生活家庭中的情景。


随后,在二层将已点燃的蜡烛和香扔下,没过多久,下方的被子、薄衣物开始阴燃


3分钟后,明火开始出现,并逐渐燃烧,火势越来越大


提醒:我们在家中或者户外使用香烛时应有人员看护,人一旦离开,要确保香烛完全熄灭,否则极易引发火灾。


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同时

也必须强化防火意识

以下清明节相关安全知识

大家要牢记












出 品:北京消防全媒体中心

编 辑:胡乃赫、 刘鸿涛

审 核:詹 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