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多位业主近日向北京日报客户端反映,新房交付在即,却发现期待中环境优美的绿地洋房竟成了“坟景房”。“打开窗户,眼皮子底下就是几百座坟。”最近的住宅楼距离墓地仅约30米。业主顿足惊呼,被开发商的一纸“迁坟公告”忽悠了。
“最近快收房了,我满怀期待地来看新家。可一来就傻眼了,窗户下边是一大片墓地。”业主王先生说着,带记者来到小区外的墓地。几百座墓碑高低错落,坟墓之间很紧凑,一些墓前还摆放着祭品。根据碑文,记者注意到,这些墓碑中较新的立于2024年。
当金地壹街区业主推开新居窗户,目之所及不是沙盘上承诺的葱郁绿地,而是密匝匝的墓碑丛林,这场荒诞的"开盲盒式收房"不仅撕开了房地产营销的虚伪面纱。
开发商精心设计的"信息迷雾"战术,将售楼艺术异化为欺骗艺术。围挡构筑的视觉屏障、沙盘上的绿地魔法、话术包装的迁坟承诺,构成完整的认知操控链条。这种"选择性告知"的销售策略,实质是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的知情权虚化为纸上条款。当15米高墙取代承诺中的迁坟工程,暴露的不仅是空间遮挡,更是企业伦理的彻底沦丧。
格式化合同中的"文字陷阱"成为维权黑洞,销售方虽然没有刻意隐瞒小区旁边有墓地的事实,所谓"不利因素提示"被深埋百页合同之中,部分购房者从未完整阅读购房合同,开发商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将告知义务异化为免责工具。
于是出现了合同里有说明,但嘴上没有说,而很多业主并不知晓的情况,当然,也是地业主极为不利的情况。
而所谓的“迁坟公告”更是被开发商玩成一场文字游戏,开发商销售人员曾再三承诺交房前墓地一定会迁走,还向业主出示了“迁坟公告”。但是这份所谓的“迁坟公告”,并不是要将目前展现在眼前的坟墓迁走,而是属地发布的公告,是为了配合项目开发建设,把小区范围内的散坟全部迁至目前的集中埋葬点。
你能说开发商的承诺有误吗?好像不能,因为,小小区范围内的散坟确实全部迁出去了,确实全部迁走了,只是迁出去后集在埋葬在了小区旁边,至于迁出去了的事,开发商自然管不着,他们能做的只有建个15高的墙档住视线——眼不见,心不烦。
问题的关键是,至于墓地与住宅的距离在多远才合适,目前没有法律规定,倒是像距离桥梁这样的距离是有规定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噪音污染。所以,业主要是因此维权起诉,估计法院难以找到法律依据来支持。
其实,很多业主买到这些坟景房,或是与开发商规划严重不符的房子,都是预售的错,房子还只是一块地皮,开发商就可以卖房子了,谁能知道最后的产品是什么样子,最后房子不如意,双方扯皮是肯定的,但是,业主绝大多是吃亏的,因为,不利的因素,开发商早就堵塞好了,只以业主来跳坑。
取消预售制还可以大幅降低虚假宣传等普遍问题,现房销售,房屋看得见摸得着,很多虚假宣传就不攻自破了,甚至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不论是从库存量来看,还是从实际带来的影响上,预售制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是时候该在国家层面取消预房屋售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