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的人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并发症吗?当然不是!但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糖尿病要想发展为并发症需要各种因素,如常见的血糖控制不佳,对于不在意自己血糖水平的人,由于血糖长期高于目标范围,即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血糖大于10.0 mmol/L,就会损伤血管和神经系统,进而引发并发症。
当然,血糖波动大(血糖忽高忽低),长期出现低血糖的危害还要更大,只会加快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时间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知道病程时间越长,糖尿病风险也就越高,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时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不容忽视的是,对于早期未发现高血糖,任由血糖持续发展的人,高血糖会对身体各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吸烟喝酒、熬夜、吃重口味食物等促使因素下,增加并发症风险;
还有其他机体代谢异常,如还未患上糖尿病,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都有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罹患糖尿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危险。
并且,在糖尿病病情的基础上,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研究表示,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又有24%~37%的概率发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但大家记住,这并非是所有糖尿病患者,有一名糖友40岁就得了糖尿病,可70多岁还没有糖尿病并发症,他是怎么做的?其实,在这30多年里,他始终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
1、 规律监测血糖:日常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知晓病情、稳定病情的重中之重,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 配合医生用药:对于医生来说,“每位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糖尿病患者不同的病情,也代表着不同的诊治方案和用药。在这里,糖尿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切勿自行增减药物或者停药,避免造成较大的血糖波动。
3、 改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并发症的“催化剂”,若你现在有生活坏习惯,一定要尽早改正,才能帮你更好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现在的你,看起来是不是也不难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