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盘点一下六类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的人,并且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顺便告诉你怎么防!这六类分别是:高龄人群、有基因风险的人、三高患者、五感敏锐度下降的人、饮食没忌口的人,以及运动不达标的人


一、高龄人群:年龄是最大的“幕后推手”

阿尔茨海默病以前有个俗名叫“老年痴呆”,顾名思义,它跟年龄密切相关。数据显示,65岁以后,患病风险开始明显上升,而65岁之前的病例只占总数的5%左右,被称为“早发型”。到了90岁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会面临痴呆症或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

为啥年纪大了容易得呢?简单来说,大脑跟身体其他器官一样,会慢慢“老化”。神经细胞的修复能力下降,大脑里可能会堆积一些“垃圾蛋白”(比如β淀粉样蛋白),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所以,年龄是痴呆症的头号风险因素,没办法,这是自然规律。

举个例子:我有个姑婆,今年92岁了,平时身体硬朗,但最近两年记性越来越差,连前一天吃过啥都想不起来。医生检查后说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这就是典型的“高龄效应”。


二、有基因风险的人:家族“遗传密码”的影响

第二类是有基因风险的人。基因这东西,真是“天生的财富”或者“天生的负担”。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有一半以上跟遗传有关。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风险呢?最简单的方法是问问家里人:有没有长辈得过记忆力下降严重或者痴呆症的情况?如果家族里这种病例多,你的“危险信号”就得亮起来了。

科学家还发现一个关键的基因——APOE基因。它有个变体叫APOE ε4,携带这个基因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会高出好几倍。不过别慌,这个基因在人群中的比例不算高,大概只有10%-15%的人携带。如果你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可以去做个基因检测,但这属于“锦上添花”,不是必须的。

有个朋友的爷爷和姑姑都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他特别担心自己。后来一查,果然带了APOEε4基因。现在他特别注意生活方式,希望能“逆天改命”

三、三高患者:血管健康是大脑的命脉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可不是小事,它们直接影响血管健康,而血管是大脑的“生命线”。大脑需要血管送来氧气和营养,同时把废物带走。如果血管堵了、硬了,大脑就“营养不良”了,抵御疾病的能力自然下降。

更麻烦的是,三高还会跟阿尔茨海默病“联手作案”。比如,高血糖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影响大脑清理“垃圾蛋白”的能力;高血压则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或缺血。这两者叠加,疾病进展会更快。而且,三高出现得越早,未来的风险越大。

我认识一个叔叔,40多岁就得了高血压和高血脂,平时也没管,爱吃大鱼大肉。结果60岁时查出血管性痴呆,走路都晃悠了。医生说,他的血管早就“超负荷”了。

四、五感敏锐度下降的人:大脑的“天线”坏了

五感敏锐度下降的人。啥叫“五感”?就是我们的听力、视力、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些感觉是大脑跟外界沟通的“天线”,如果天线坏了,大脑接收的信息少了,就会慢慢“退化”。

研究发现,听力下降跟痴呆症的关系尤其密切。耳朵听不清,大脑得不到足够的刺激,久而久之,认知功能就下降了。视力也一样,老花眼不配眼镜,长期看不清东西,大脑也“懒得思考”了。还有嗅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往往闻不出味道,这也是个预警信号。

好消息是,这类问题可以纠正!比如,听力差就配助听器,视力差就戴老花镜,牙齿不好就及时镶牙,别让大脑“断线”。

五、饮食没忌口的人:吃出来的“隐形杀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话真不假。如果你的基因很好,家里没痴呆史,吃啥都没事。但如果有家族史,或者已经有了三高问题,那65岁以后可得管住嘴了!

具体咋管呢?首先,主食别光吃白米饭,混点粗粮(像红薯、山药、燕麦),能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其次,少碰高油高糖的东西,比如油炸鸡翅、奶油蛋糕,还有超市里那些花花绿绿的饼干、饮料。肉类呢,少吃肥肉,多选瘦肉、鱼肉、豆类,脂肪含量低又健康。

举个例子:有个阿姨特别爱吃甜食,每天早上一杯加糖豆浆,中午还要吃点汤圆。结果50多岁就查出糖尿病,医生警告她再不控制,可能老年时大脑也受影响。

六、运动不达标的人:动起来才能“救脑”

AHA心脏病学会建议,老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这150分钟不是随便散散步就行,得有点强度,比如跳广场舞、快走、慢跑,运动完微微出汗,心跳达到每分钟120次左右才算达标。

运动为啥重要?因为它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得到更多氧气和营养,还能刺激脑细胞生长,延缓衰老。反过来,长期不动,血管硬化风险就高,痴呆症自然找上门。

七、可控与不可控:你能做些什么?

看完这六类,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慌:年龄和基因我改不了啊!没错,这两项是“天注定”,占了痴呆风险的“六成”。但剩下的“四成”是“靠打拼”,完全在你手里

  1. 管住三高:少吃盐、控血糖,定期体检。

  2. 保护五感:听力差就配助听器,牙不好就去看牙医。

  3. 健康饮食:少油少糖,多吃粗粮和蔬果。

  4. 多运动:每周150分钟,动起来!

就算你注定会得阿尔茨海默病,把这“四成”做好,发病时间也能推迟,病情进展也能减慢。拖几年,说不定新药就便宜了——现在一年十几万的药,未来可能降到几千块呢!

好了,今天我们聊了六类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的人,分别是高龄、有基因风险、三高患者、五感下降、饮食没忌口和运动不足的。你中了几条?别怕,除了年龄和基因,其他都能改!保护血管、管住嘴、迈开腿,大脑健康就多一分保障。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到你,咱们下期再见!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