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案”是狄系第一个故事,小说中正式名称是「使团喋血记」,作为第一个故事,作者构思精巧、结构紧凑、引人入胜,可以说是整个狄系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神探狄仁杰》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情节逻辑和推理逻辑的严谨性,然而,老钱写剧本有个通病,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以逻辑为主要卖点,却往往容易在逻辑上留下致命的漏洞。

“幽州案”这个故事,笔者反复读了三遍文字版原著,发现了三个致命的逻辑漏洞。

漏洞一:诡异的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是狄系重要的悬疑元素之一,在很多故事当中都出现过,按照书中的描述,人皮面具应该是由人皮所制,用类似于胶水的东西贴合在脸上,从而达到易容的效果。

假方谦死后,狄公用湿毛巾在他脸上不停地擦,不一会儿,假方谦脸部边缘处就冒起了一片气泡。



从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人皮面具的真实性和贴合度都很高,以至于肉眼根本无法看出破绽;第二,人皮面具的防水性不是很好,所以不太可能长期佩戴,这也符合我们一般的经验认识。

然而,作为书中一个重要的线索性人物,刘金在土窑中关了三年,受尽了各种酷刑,整个过程中却都带着一张人皮面具,而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水刑,千牛卫如果给刘金体验两次水刑,恐怕刘金的脸上早就开始冒泡泡了。即便他没有受过水刑,但如果他在受刑的过程中晕刑,施行者最常规的手法就是用水将他泼醒。

在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刘金坐在木驴上,两柄钢刀从他的大腿穿出来,导致刘金疼的晕了过去。面对罪犯的晕刑,施刑的军官冷笑道:

“晕刑。好啊,再加两把刀,把他的脚也钉上!”

此言一出,刘金马上抬起了头,很明显,这次晕刑是装出来的。

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其实就是刻意弥补用水泼醒这个漏洞,以免人皮面具露出破绽。然而,这个补丁打的实际上并不高明,以千牛卫这样的施刑力度,刘金晕刑的情况肯定是有的,用水泼醒也绝对少不了。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露馅,可在受刑三年的过程中,刘金的汗水、泪水、脸上的油脂,无一不会加剧人皮面具的损坏。

哪怕在受刑的过程中,不小心被一鞭子抽到了脸上,也很容易就会露出破绽。

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将人皮面具戴在脸上三年,恐怕都会出问题,更何况是受了三年的酷刑,所以这个情节是非常说不过去的。

漏洞二:神出鬼没的蝮蛇

蝮蛇虎敬晖有双重身份,明里的身份是千牛卫中郎将,暗中的身份是金木兰手下的头号杀手。

用虎敬晖自己的话说,千牛卫是皇帝的贴身卫率,千牛卫的将军有很多,但种种迹象表明,虎敬晖绝对是最受皇帝器重的将军之一。

圆觉寺进香,是由虎敬晖负责皇帝的护卫;土窑审问刘金,这么绝密的任务,也是交给虎敬晖来办理的。用武则天自己的话来说:

“敬晖在朕身边多年,忠正耿直。”

作为千牛卫中郎将,虎敬晖的常规任务有两个,第一个是负责武则天的安全护卫,第二个才是负责对刘金的看押及审问。



虎敬晖虽然审了刘金三年,但仅仅是名义上的负责人而已,作为堂堂四品千牛卫中郎将,他不可能天天蹲在土窑里审犯人。事实上,他仅仅是对刘金负最高责任而已,平时可能偶尔亲自参与审问,但大多数情况下审问者另有其人。

后来他化妆成蝮蛇劫夺刘金的时候,正有一位军官在对刘金进行审问,日常情形由此可见一般。

这也就是说,虎敬晖虽然有外派任务,行动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这个自由度是有限制的,他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长期离开皇宫,就更不要说离开洛阳了。

然而,凉州甘南道石河川袭杀突厥使团,却是蝮蛇虎敬晖亲自策划并执行。

之所以要让虎敬晖亲自出马,是因为除了他以外,没有人能对付李元芳。然而,这却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从神都洛阳到凉州,按照现在的路程来算,走高速都得超过一千公里,在古代至少也要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

据李元芳所说,突厥使团遇袭是在八月二十二日,而朝廷得到消息大约是在九月十五日,这还是六百里加急的速度,这就证明从凉州到洛阳最快也要走23天左右,一个来回也就是一个多月。

也就是说,虎敬晖跑到凉州去作案,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声不响的离开洛阳这怎么可能?



至少,在书中这一点是没有给出交代的。

虎敬晖的神出鬼没不止这一次。第一次杀李二的时候,他在大柳树村把狄公和李元芳给迷晕了,跑到破庙里去刺杀李二,又跑到小连子山去找金木兰,然后又回到大柳树村装睡。

这一段有两个地方很奇怪,第一,虎敬晖一直跟在狄公身边,他是怎么知道李二藏在破庙中的呢?要知道,虎敬晖一来没有见过李二,二来李二到客栈中去找狄公,那已经是一天前的事情了。虎敬晖总不能把狄公迷晕了之后,自己在外面慢慢找吧?

第二个问题,虎敬晖身边又没有马,一路全靠步行,他从大柳树村跑到古庙,又从古庙跑到小连子山,最后又回到大柳树村,全程要花多长时间,迷药的效果真的能维持这么久吗?

作为金木兰手下的第一杀手,很多事情不得不交给他来做,但是由于虎敬晖的双重身份,就在时间上面产生了很多冲突和漏洞。

漏洞三:张老四的反水

狄公在幽州亮出身份之后,先是抓住慰抚款的事情不放,正在假方谦百般抵赖的时候,李元芳带着证人张老四等人来到公堂,结果张老四却当堂反水。

张老四之所以会反水,是因为虎敬晖出面威胁,注意,这个时候张老四等人是在公堂外面,而光天化日之下,虎敬晖是不可能蒙面的。

也就是说,虎敬晖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暴露了自己。

我们且不说这种暴露是多么的愚蠢,但即便是迫不得已而暴露,对于虎敬晖来说,最好的选择应该是事后杀人灭口,杀个把张老四对他可以说毫无难度。



然而诡异的是,虎敬晖对张老四等人置之不理,没有采取任何手段,直到最后张老四把他的秘密捅出来。

更为诡异的是,对于张老四的反常举动,狄仁杰竟然也没有丝毫调查询问。即便是赵传臣死后,狄公已经对虎敬晖有所怀疑,可还是没有把张老四叫来问问。

而张老四自己,对这件事情也像没发生过一样,从来没有想着找机会给狄公报个信儿。

按理来说,只要狄公和张老四有一个脑子是正常的,虎敬晖的身份早就被揭穿了,可聪明绝顶的狄公在这件事情上竟然脑子短路了。

当然了,作者也为狄公找了个托词,来弥补这个漏洞。按照狄公的说法,之所以没有找张老四来询问,是因为当时没有控制幽州的局势,害怕没有能力保护他。

可这个说法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像张老四这样的角色,让他们保守秘密最好的方式就是死亡。相反,只有他们所隐藏的秘密彻底揭开,才是保护他们最好的方式。这么简单的道理,狄公难道不懂吗?



更何况,在假方谦暴露以后,乃至真方谦暴露以后,狄公还没有想起张老四。直到想通了虎敬晖的身份,才想起来找张老四验证,这摆明了就是作者故意的,舍易就难,为了悬疑而悬疑。

这也是“幽州案”这个故事中最大的漏洞。

当然了,“幽州案”这个故事虽然存在逻辑硬伤,但总的来说,除了最后一个漏洞以外,其它的漏洞都是可以弥合的,“幽州案”这个故事不失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