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的肾友都知道,每次透析要脱多少水都离不开干体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干体重是用来评估透析肾友体内容量(水分)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

干体重达标时肾友不会发生低血压、肌肉痉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一般也不会发生高血压等症状。

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脱多少水都是根据干体重来确定的。


当肾友确定了自己的干体重后,脱水量往往就从两次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评估中产生。

一、脱水量过多/过少的危害

肾友是否知道,为何医生们一再强调“不要涨那么多水啦、少喝点水、要控制一下体重了……”等等,以及有特殊情况时随时评估干体重,或一般情况下每2-4周就要进行干体重的评估呢?

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血压、心功能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能承受的最大脱水量不同。

若肾友在家吃喝不控制,导致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或营养过剩长肉了,或营养不足消瘦了,而脱水量定的过多或过少就会带来不少隐患。


二、影响脱水的因素

1、白蛋白

当白蛋白偏低时,人体内的胶体渗透压会降低,水就容易跑到组织间隙里面去而引起水肿,血容量相对偏低,这时候要想从血管里面把多余的水脱完就很困难。

此外,白蛋白偏低还表示近期的营养状况不佳,可能会有消瘦的情况,若干体重未及时调整,仍按照原来的干体重评估,则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未脱完而蓄积;当营养状况改善时,则要注意及时上调干体重,避免脱水过多。

2、钠

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构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参与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

因此,肾友本身的血钠浓度与透析液钠浓度均会对脱水产生影响。

当血液中钠量升高时,水量增加;反之则水量减少。当血钠持续过低,渗透压下降,则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肿胀,水分难以从体内脱出。

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而自己血钠偏低时,易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而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难以继续脱水。

3、透析时间与频率

在超滤脱水时,血管里的水被清除出去时,细胞内和细胞间隙的水分会逐渐补充到血管中,从而维持血管内血流量的稳定,即为毛细血管再充盈,其能达到的最大速率为15mL/(kg·h)。

因血管的再充盈速率和透析安全性考虑,且单位时间内的脱水量是相对固定的,这时候透析时间的长短就决定了能脱出多少水分。


一般的透析脱水速度(超滤率)不超过13 ml/(kg·h),最好在10ml/(kg·h)左右。

一旦超出安全范围,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低血压、肌肉痉挛等症状,长期会导致心功能下降、死亡风险增加。


透析治疗时间是依据透析治疗频率设定的,指南建议每周2次透析者为5.0~5.5h/次,每周3次者为4.0~4.5h/次,每周透析时间至少10h以上。

若涨水偏多,或透析时间与频率均达不到可能会导致水潴留,则需要延迟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才能达到充分透析的目的。

三、怎样评估自己的脱水量?

1、每次透析前医生会根据肾友既往透析过程中血压和透析前血压情况、机体容量状况、心肺功能、残肾功能以及透前实际体重等情况,去计算设定透析超滤量和超滤速度。

肾友也应该关注这些情况,记录好每日尿量和每日体重情况,保证大便通畅。

2、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每次透析超滤总量不超过体重的5%,因此一定要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理想情况为不超过 2~3kg,或<5%干体重、最好在4%之内),以限制透析时超滤量;准确评估干体重,防止过量超滤。

若肾友存在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等情况时,超滤速度和总量可适当提高;且在1~3个月内逐步使肾友透后体重达到干体重。


参考文献

[1]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2]焦广宇,蒋卓勤,等.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