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 型糖尿病(T2D)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近期的研究指出,它可能包含不同的病理生理亚组。因此,人们越来越有兴趣采用多组学方法来识别 2 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例如肥胖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的个性化风险因素。

循环代谢组源自饮食、宿主和微生物组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动态相互作用影响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和治疗反应。大约 70% 的 2 型糖尿病病例可归因于不良饮食,这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反过来,微生物群又会导致空腹循环代谢物水平变化的 10%-15%。因此,循环代谢物可能反映了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而改变的肠道微生物群 - 代谢组动态可能会导致 2 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表型。

2025 年 4 月 8 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吴浩团队与瑞典哥德堡大学Fredrik Bäckhed团队合作,在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了题为:Microbiome–metabolom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glucose control and responses to lifestyle chang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与血糖控制受损及对生活方式改变的反应相关的微生物组-代谢组动态变化,证实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在 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为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识别与糖尿病前期和 2 型糖尿病表型异质性相关的微生物代谢物,研究团队在两个瑞典队列中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涵盖了从正常糖耐量(NGT)到未经治疗的 2 型糖尿病的范围。为了为应对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信息,研究团队还评估了短期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或运动)对 2 型糖尿病相关代谢物的影响。此外,研究团队还构建了一个开放访问的网络服务器,以方便代谢组数据的探索、可视化和 Meta 分析(https://omicsdata.org/Apps/IGT_metabolome/)。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在两个瑞典队列(n = 1167)中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了 500 多种与血糖控制受损相关的血液代谢物,其中约三分之一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有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组-代谢组动态中的代谢紊乱可能是葡萄糖稳态受损的潜在介导因素,正如肠道细菌

Hominifimenecus microfluidus
Blautia wexlerae
通过马尿酸盐的潜在相互作用所揭示的那样。例如,短期的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和运动) 以特定生活方式的方式调节了与微生物组相关代谢物。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微生物组-代谢组轴是 2 型糖尿病管理的一个可调控的目标,单一干预方式可能存在局限性,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组合(饮食和运动),再结合药物或益生菌,进行多维度干预,可以实现最佳的健康益处。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642-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