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在延安市甘泉县花馍非遗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春娥家中,前来参观和学习花馍制作技艺的人络绎不绝,尽显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吴春娥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大家,一边熟练地展示着花馍制作工艺。在众多花馍作品中,传统的“子推馍”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双头狮子滚绣球,有福在后头”的花馍,两头威风凛凛的狮子围绕着绣球,象征着福气即将到来;“大燕背小燕”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传承;“龙是天虎是地,捏个龙虎配福气”,将龙与虎的形象巧妙结合,寓意着天地和谐,福气满满。

甘泉县花馍非遗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春娥:在咱陕北清明节做子推馍时间很长了。过去每到清明节,家家户户做,它可不只是个馍,里面的寓意特别丰富,有对春秋时介子推的纪念,也有对先人的缅怀。子推馍承载着咱陕北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装满了陕北人民的情感寄托,是我们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吴春娥感慨道,这些花馍远不止是果腹的美食,它们更是民间艺术历经岁月沉淀的珍贵结晶,满载着陕北人民世世代代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近年来,吴春娥凭借着对花馍艺术的无限热忱,大胆踏上创新之路。在她的精心构思与巧手创作下,传统花馍焕然一新。色彩上,她巧妙调配,使花馍更加明艳动人;造型上,她独具匠心,让花馍更具艺术美感。就拿那别具一格的“蛇盘兔”花馍来说,灵动的黄色蛇身环绕着娇俏的粉色兔子,两种色彩碰撞出奇妙的视觉效果。

甘泉县花馍非遗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春娥:花馍不止是美食,更是民间艺术瑰宝,过去过节才能吃,现在大家注重这个文化审美,花馍承载着吉祥幸福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愈发重要。现在时代在变,我就用这个果蔬菠菜、紫薯等给花馍上色,做卡通、吉祥的图案等新造型,没想到大家还很喜欢,给传统花馍注入新活力。

(记者 白腾 编辑 李珊珊)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 辑|崔春娥 高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