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中建三局华东公司承建的上海市重大工程“上海杨浦滨江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项目位于杨浦滨江南段,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由2栋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其中D塔楼为150米的高楼,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基地。一起来看看↓
上海杨浦滨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现场
上海杨浦滨江项目位于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分为M4、M5两个地块,共2栋单体,其中150米的高楼,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基地,助力上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上海杨浦滨江项目效果图
由于M5地块的设计造型为复杂的塔楼异形结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层,项目在主体施工阶段面临严峻挑战。面对重重困难,中建三局通过与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开展战略合作,依托深度学习的AI算法库,形成10项核心功能解决现场管理痛点,同时依托多种施工机器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重大工程的智能制造。
“空中造楼机”施工现场
去年10月,项目D塔楼主体结构高度突破100米,这座150米的高楼以最快“五天一层楼”的速度,按下了重大工程建设的“加速键”。这得益于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的赋能。
据悉,“空中造楼机”可广泛应用于百米至千米级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具备“工业化施工组织”、“多施工装备集成”、“全方位安全保障”、“工厂化作业环境”等技术优势,可实现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结构养护三个作业面同时施工。
在上海杨浦滨江项目中,“空中造楼机”针对项目实际特点“量体裁衣”,通过采用国内领先的工业化产品核心技术——电液伺服直驱液压油缸,实现全程智能一键顶升,自重减轻30%,实现了5天建造完成一个结构层。
事实上,“空中造楼机”只是上海杨浦滨江项目智能建造的一个缩影。项目在裙房结构施工中,采用远程智能集控数字塔机,通过远程操控、集约管控等功能,实现高效吊装、少人作业;在地上塔楼分段验收阶段,及时插入粗装修及外立面幕墙施工,保证工期不受影响。
除此以外,“无人电梯”“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以及轻量化协同管理平台、BIM+AR施工技术、人机协调作业模式等智能建造方法都在施工现场陆续投入使用,实现建造过程精细化、高品质、高效率,让科技“智造”赋能发展。
上海杨浦滨江项目效果图
据悉,该项目将进入幕墙、机电、精装修等施工阶段。未来,这里将作为互联网“大厂”的栖居地,吸引各类优秀互联网人才集聚,成为杨浦又一创新造梦的摇篮。
资料|中建三局
编辑|陈露
视频编辑 |朱玉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