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日,昨天还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想着今年不会出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场景,谁知半夜就是瓢泼大雨,或许,雨,真的是亲人的泪。
小时候,每年清明,总会在父亲的张罗下,跟着他上坟祭祖。印象中,只拜祭他的父母,他的祖父祖母,再往上,没有。
记得某年上坟时问他,他的曾祖父以及再往上的祖辈,为什么不拜祭。他说,坟都不知道在哪儿,怎么拜祭?
如今,我们长大,父亲老了,母亲也在多年前因病去世。如今的清明节,父母不再张罗,也不再上坟,关于祭拜的事,都由我们操办。
或许只是潜意识,绝非故意,清明祭祖,我们也只是对母亲以及祖父祖母进行祭拜,再往上的,竟丝毫不曾想起。
我们历来讲究传承,但在祭拜一事上,基本不过三代,更多的人,或许只是两代——父母辈,祖父祖母辈。说来有些惭愧,但事实确实如此。
人生百年,尘归尘,土归土,记忆与怀念,终究只在两三代人之间。突然想起有些人的“传宗接代”观念,若干年后,谁还记得你,可笑。
对于很多人而言,有生活交集的先祖,方在清明祭祖时祭拜,而完全没有一丝交集的,后人怎么祭拜?这,或许是只祭拜两三代人的唯一原因。
现实就是这样,有印象,有共同生活的经历,方有怀念,方有追思。除此之外的先祖,道理上是祖宗,但在情感上,却是陌生人。
有人曾说,亲人去世时的遗像,也就追悼会上用一下,然后在墓前烧掉,不要挂在家里。对于你来说是至亲,但到了你的下辈下下辈,你让他们怎么处理这照片?
祭拜不过两三代,怀念也不过两三代,这话或许很伤人,但谁又不是呢?在时光的更迭中,我们终究只是一把黄土,无人知,无人识。
亲爱的朋友,清明祭祖时,你会拜祭几代?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