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追思
一岁一清明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放歌踏青,追逐春天。
又是一年青草绿,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租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章祖和扫塑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相先信仰与春荣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起源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湿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法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图片来源|新媒体部 胡段慧
文字来源|新媒体部 孙千城
编辑|新媒体部 孙千城
审核|新媒体部 易子煊 游子逸
终审|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