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上只要提到软肋这两个字,我相信很多网友心里面都有一种异样的情绪。
说句老实话,一些已经成家立业的网友们,他们看到这样的消息,心里面真的变成了五味杂陈。
在一段时期当中,孩子确实变成了家长的软肋,无论是在学校当中,或者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
总是因为孩子变成了任人拿捏的情况,特别是在学校当中,这种情形特别的严重,已经变成了摆到台面上的问题,我看到最近这两天有网友在互联网上吐槽,说是自己孩子的学校要组织一个春游的活动,可是看到群里面发的通知之后,真的是被气笑了。
该家长在互联网上吐槽自己被学校的春游活动惹的特别的生气,孩子在小学,学校给出的消息是预计4月份要春游,要求家长带着孩子们自行前往自备食物,还要交168块钱,说是活动的费用。
如果大家换一个角度思考,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玩,自己准备食物,还要去交一个活动的费用,那为什么家长不能单独带自己的孩子出去玩?
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何必要参加一个学校组织的活动呢?
而且该家长还在网上吐槽,春游的地点也相当的远,开车最少也要35分钟,说句老实话,现在大家的压力挺大的,有这闲暇的功夫,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看电视。
所谓的168块钱的费用,这些钱的明细应该是怎么支出的,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说明,我看到有网友说请假不去就行了,现在的学校已经俨然变成了这样一种方式,只管收钱而不负责,好像变成了一个常态化的现象。
我看到有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该网友说,去年朋友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春游,去的是离学校3km左右的公园,这个公园根本不收门票。
结果每个学生还收了68块钱,一个年级一共18个班,一个班55个孩子,全部都在公园的草地上坐,如果大家可以仔细的算一下这个账,相信所有人心里就会有一个思考的答案。
所谓的费用究竟支出在哪里?
既没有明细的支出,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明。
这些钱花到了哪里?
是进了学校的腰包,还是进了老师的腰包,又或者说在出去玩的支出当中使用了这些钱,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清不楚的糊涂账。
从相关的评论区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网友们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批评声音和吐槽的声音。
说句老实话,现在的学校早已经变了气氛,在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当中,一直告诉大家,孩子是花朵,孩子是未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是现在的情况就变成到处都要提到钱,金钱已经变成了一个勇往直前的工具,没有钱在学校里寸步难行,甚至一些小学的学生们,他们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学校里的攀比。
学校里关于金钱的分配,也会造成一些孩子因为自己家庭贫困,或者说没有零花钱,导致被其他的同学看不起,或者说被霸凌,这都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体现。
在社会上,这样的案例媒体已经报道了不少。
问题就在于,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学校变成了这种风气,好像收了钱就能够解决一切的问题,而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的思想教育反而不是那么的重要,对于学校来说,现在好像变成了营收才是唯一的目的,才是追逐的目的。
我相信不少有孩子的家长对于学校里的收费情况肯定是有非常多的苦水。